4月13日,健龙镇新石村二组村民钟福贵的院坝里热闹非凡。“人大代表今天要来开院坝会,我们有啥子不顺心、不满意的都可以当面跟他们说。”“对头!听说之前其他村提的问题,代表们都想办法解决了。”……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当天,健龙镇的区人大代表祝晓琴同部分区、镇人大代表来到新石村,和群众一起拉家常,摆问题,用小小的“院坝会”解决“大民生”。
院坝会开出“泥土味”
下午4时,在钟福贵的农家小院里,不扯横幅,没有标语,摆一张圆桌,搭上几根板凳,大家或坐或站,院坝会就这样简单地“干”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是来和大家摆摆龙门阵,听听想法的,有啥子意见建议,都可以说。”祝晓琴的一席开场白,打开了村民的话匣子。
“听说我们村在搞人居环境整治,我想把房子改造一下,整漂亮点,国家有补贴没得?”80岁的村民邓时彬抢先问了第一个问题。
“只要符合政策,都会按规定发给大家,这点放心。”一旁的人大代表回答。
一问一答,院坝会有序进行着。“听说会场搬到了农村坝坝。”不少闻讯的村民挽起裤腿就从地里往院坝赶,也想说上两句。
院坝会开出“家常味”
“我的房子外墙是‘光麻麻’,可以改造不嘛?”
“上回的补贴我为啥没得到,今天你们几句话就把我搞‘醒活’了”……一连串的“土味话”发问。
人大代表回应起来也不“闪劲”,“大家反映的问题我们都记下了,但是‘手长袖子短’,不一定马上解决,但我们会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并督促逐步解决。”
“理解,理解,给群众办好事当然理解哟!”
提问环节,在座的两个村民争着发言,竟然红了脸,起了争执。一旁的人大代表赶忙打圆场:“都是左邻右舍的,吃得下亏,才打得拢堆,大家挨个说,不着急,我们不听完大家的意见不会离开。”
不讲套话、不打官腔,不照读文件,这样的土味话、农家语,人大代表和群众摆着龙门阵就把政策讲解到位,还解决了邻里纠纷。
院坝会开出“担当味”
“祝代表,我是个残疾人,房子漏雨没法修。”听到这里,祝晓琴当即记下了求助老人的电话和姓名,立马协调镇相关科室。镇相关科室人员赶来,承诺一定帮老人解决难题。
“帮我的土鸡土鹅找得到买主不?”
“只要大家手头有货,都登记上来,我们帮忙卖!”代表们胸有成竹地回答。
近两个小时的院坝会,村民提出了不少问题,人大代表们一边听,一边耐心解答,思考商量解决办法。现场能回答的,现场答复;不能现场回答的,认真记录在册,形成代表建议交办,敦促相关部门单位尽快解决。这样的院坝会,开出了实实在在的“担当味”。
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连日来,健龙镇一场场院坝会让人大代表们面对面、心贴心地听民声、答民问、解民忧、话发展,深受群众欢迎。
(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