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璧城街道:探索“党群服务单元化”模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2023-04-12
来源:

记者 罗凌 文/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22年以来,璧城街道着眼基础设施老旧、“三无”小区多,进城务工人员多、老年人占比大,底数难掌握、服务缺实效等问题,探索“党群服务单元化”模式,通过完善单元长队伍、建立数据模型库,制发连心服务卡、设立党群意见箱,在搭建平台、建立队伍、长效运行上下功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小区治理中发挥党群服务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

  搭建零距离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体系“堵”的瓶颈

  在位于璧城街道北门社区的展业名府小区,每栋单元楼门口的醒目位置处都安装了“单元连心服务卡”。这张“服务卡”包含医疗保险、低保救助、市政建设、食药安全、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服务项目,并将对应工作人员的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印制其上,方便小区居民进出家门看得见,有紧急事能找到,成为党群沟通平台、服务平台、宣传平台、预警平台、监督平台,有力促进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表达、群众矛盾第一时间化解”的实现。

  前不久,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何大爷发烧38.5℃,因自身患有基础疾病,家中有药却不知道怎么吃,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单元连心服务卡”上的手机号码。社区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单元长和楼栋长来到其家中,详细询问情况后,联系社区医生上门为其指导用药。

  何大爷感慨说道:“以前遇到麻烦事不知道找谁,只能自己想办法,现在只要联系服务卡上的工作人员,很快就能得到处理,让人省心了不少!”   一张小小的“红色连心卡”,为辖区内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这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工程的具体实践。

  建强单元队伍

  补齐为民服务能力“弱”的短板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人口向工业园区、产业小镇、大型住宅区、商圈等集聚,日益考验基层治理“绣花”功夫。过去,社区大事小情全靠社区工作人员,辖区情况难以及时掌握,服务群众也难免捉襟见肘。 

  从去年开始,针对北门社区老旧小区单元多、网格员精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街道试行微网格管理模式,为辖区内326个单元选配了微网格长(员),发挥他们吃住在单元、服务在单元的优势,更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小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社区按照个人申请、群众推荐、党组织把关的程序,将有公心、有能力,热心为本单元居民服务的居民选为本单元单元长,由业委会主任或小区党支部书记在业主大会上为单元长颁发当选证书,激发群众作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针对单元长服务能力普遍偏弱、群众要求较高的实际,社区还开展常态化学习,增强单元治理主人翁精神。精心设置“讲理十技巧”“情绪疏导六法”“矛盾纠纷调解方法与技巧”3大专题,共有60余人次参加培训授课和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会,并在“居民信息采集、思想引导说理、情绪心理疏导、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如今,北门社区的治理力量得到了有力扩充,楼栋长、单元长承担日常巡访、纠纷调解等职责,将发现的小区绿化带破损、电梯故障、邻里纠纷等问题上报网格和社区,群众身边事的解决速度大大提升。”北门社区党委书记廖玉清说。

  完善运转机制

  解决管理服务执行“难”的问题

  在璧城街道,各小区的基层治理讨论会时常会举行。讨论会上,居民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烦恼,围绕街区治理、房屋租赁、配套设施改善等备受关注的议题展开商讨,并就问题的破解之道制定相应公约条款。同时,为了确保基层治理行走在法治轨道上,讨论会还邀请了律师、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共同参与。

  基层治理要树牢“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出发。为了让更多的群众需求被看见、更多的群众智慧被运用、更多的群众评价被采纳,璧城街道在老旧小区治理中彻底摒弃方案制定“自说自话”、工作开展“自娱自乐”、效果宣传“自圆其说”的“一头热”做法,着眼把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此外,各社区还会适时对连心卡平台和党群连心意见箱提出的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对条件不成熟、诉求不合理的意见,由包片社区干部利用院坝会等形式,到小区解释说明情况;对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对提出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建立对应的服务机制,提高党群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连心卡平台收到相关意见和建议后,各社区会及时与街道研究整改方案,将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得到群众的认可。

  “大家看”变为“大家干”

  以“共同参与”赋能基层治理

  开创基层治理共同参与的新局面,重点在“共同”难点也在“共同”,将共同参与的理念根植于心,塑造“共同”精神、树牢“共同”意识是关键。璧城街道在做细做实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后,不少社区还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让邻里从“陌生”变为“近邻”。

  在大旺社区的翰恩阳光小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业主中的党员干部、在职医生和教师,鼓励他们利用工作外的闲暇时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目前,该小区有7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亮出身份,组建起了志愿服务队,并下设邻里和谐、安全警卫、卫生健康等专项服务小队,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谁家小孩夜里发烧,业主里的医生会及时“支招”就诊;居民发现治安隐患,可以随时联系小区里的在职民警……通过互帮互助,小区也越来越和谐有序。

  随着基层治理力量不断充实,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在一旁看”变为主动参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在璧城街道呈现出多样形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如今,放眼分布在璧城街道各单元楼栋的党群服务点,每一处都散发着温暖和光热,在服务中实现了管得住、治得好,交织出一幅幅高质量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画卷”,不仅提升了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效能,更唤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更多憧憬与期待。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w001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