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志愿同行。自璧山接壤地区出现山林火情以来,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我们心相通、情相连,不仅捐赠物资、传递真情,更是迅速集结,冲锋在前,为璧山筑起了一道凝聚着同心合力的‘防火墙’!”
8月26日,区森林防火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发出了一封《致森林防火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谢信》。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防火志愿者主动请缨,义无反顾,逆行而上,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耿直豪爽,大义为先、众志成城。阳龙山头,数千支电筒闪烁,狭长逶迤的防火道,成为每个人难忘的记忆。
“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
8月25日晚9点,拉着最后一名支援灭火的志愿者从山上撤离后,年轻的摩托车骑手魏松涛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矿泉水。
就在前一天中午,魏松涛在骑手微信群里看到,八塘镇八角池、柏树垭口等地有大量物资和人员,需要及时送到灭火一线去。没有片刻思索,魏松涛立即向火线驶去,“这个时候,我们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
午后,超过40℃的高温天气,对所有人都是极限挑战。跑了几趟下来,魏松涛的汗水顺着额头滴下,他用湿毛巾擦擦,又接着跑下一趟。热的时候,他一口气能喝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但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除了酷暑,陡峭的山路也十分危险,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左右,旁边就是山崖,即使是越野摩托也有在沙石中打滑的危险。其中有一条刚开辟的新路,由于坡度太陡,骑手们载着物资冲上去、摔下来再冲上去……一箱箱矿泉水、盒饭、灭火装备就是这样被送往物资中转站。
魏松涛已经忘记了自己究竟载过多少人、运过多少货,“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快!快!再快一点儿!”
“去不了前线,就做好后方物资安排”
在山下的救援物资集结点,记者目睹了紧张有序的物资运输场面——后方的补给车一到,立即就有志愿者开展搬运,分类等工作。牛奶、功能饮料、矿泉水、药品、毛巾……十来个种类被堆放得整整齐齐,到饭点了,还要分拣米饭、鸡蛋、熟食等,然后打包放置在阴凉处保存。待到运送物资上山的摩托车手一到,等候在旁的志愿者们便飞快地往背包里装东西,水、手套、口罩……装好后,车手们开足马力往山上冲去,可谓是争分夺秒。
其实,志愿者的工作远不止如此,他们及时组建起物资保障联络群,实时收集各点位物资需求,将采购的物资和社会捐赠物资,按照“一线人员优先、指挥部最后”的原则及时按需派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群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的志愿者做好了物资保障工作,才让前线的救援人员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扑灭山火的过程中。在分秒必争的关键时刻,他们服从调度,配送物资,让我们体会到了共同守护一方平安的“无私”与“奉献”。
(记者 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