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专精特新”成长记】量质并举 推陈出新 西南地区每售10瓶苏打水3瓶来自“品正造”
2022-06-08
来源:

bsb0608001_002_01_s.jpg

企业名片

重庆品正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重庆苏打水市场排名第一,份额达90%以上。公司2016年设立研发中心,2017年成为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于2018年获批“璧山区企业技术中心”。2020年公司入选“国家质量品牌先锋工程”。 公司专注细分市场,深耕苏打水领域,如今,公司生产的苏打水在西南地区市场份额约35%以上,这意味着每售出10瓶苏打水便有3瓶是“品正造”。

量质并举重塑流程:

10名员工一天产饮料7万箱

在1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瓶瓶饮料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吹瓶、灌装、套标、装箱、入库。所有步骤全部由机器完成,没有传统食品行业的人工劳力堆砌,偌大的车间一共只有5名员工,他们操作电脑或控制按钮,两班倒,一天可以生产7万箱饮料,从瓶坯生产到产品装箱全部实现高效智能化。

“这条生产线是公司今年从德国全新引进的国内第一条48200bph湿法无菌生产线,价值1亿元人民币。”品正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权说。

像这样投入巨大、技术一流的生产线,品正拥有四条。为何在生产线上投入如此巨大?这要从2018年说起。

2014年创立的品正公司深谙品质安全是食品公司的根基,品正得名于“品质过硬”“品行端正”,其中既有总经理周洪川的为人处世之道,亦有企业经营之道。

然而,百密却有一疏。2018年,品正收到产品质量投诉!分析原因后,发现是老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不稳定,虽然只有万分之一的瑕疵品,但周洪川决定从市场召回5月至8月生产的所有产品。

人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消除这万分之一的可能,周洪川带队走访全国十多个工厂,考察工厂布局和生产工艺,而后痛下决心,关停原有工厂,投资建新厂,并从德国订购全球领先的无菌生产线。

对品质从源头把控,精益求精。品正是国内第一家采用湿法无菌工艺生产苏打水,西南第一家从投料到成品入库全自动生产的饮品企业。在2018年至2020年,先后进行了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通过“宜简饮品数字化车间”“瓶胚生产线及立体化仓库数字化车间”和“宜简饮品生产智能工厂”的认定。

就这样,品质上乘的苏打水在市场重振雄风、再获口碑,“宜简”品牌苏打水不仅在重庆家喻户晓,也在全国多地打开市场。

推陈出新占领市场:

10瓶苏打水3瓶来自“品正造”

在永远追求新鲜感的消费者面前,一家只做苏打水的企业,如何实现2020年营业收入13014.16万元?记者在品正6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找到了答案。

这里有研发、检测、分析仪器等设备60余台,研发人员38人,2020年研发投入费用544.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18%。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结合高校和上游公司技术研发,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品研发流程及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公司在苏打水行业的技术先进性。

“白桃味苏打水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李权告诉记者,新产品良好的市场反馈,坚定了品正不断创新、升级的决心。

品正在成立之初便树立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产品有别于高糖、高热量的传统饮料,精耕苏打水细分市场。目前,品正已自主开发上市5个系列新产品:白桃味、日向夏、晴王葡萄和柠檬味无汽苏打;青桔、白桃味汽泡苏打;雳量植物维生素能量饮料;电解质运动饮料;玻尿酸无汽和含汽系列产品,以上新品均已实现产业化生产。

创新不仅体现在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苏打水产品上,还体现在全流程上。近几年,品正通过自主研发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获得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4件商标授权,并取得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多年来,品正对品质和创新的追求,得到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目前在西南地区市场份额约占35%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以上,在国内苏打水行业排名第三位,宜简在成为中国苏打水品类领导品牌的路上行稳致远。

记者手记

从2014年成立至今,品正公司抢占苏打水品类重庆区域90%的市场份额,这与其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坚持创新的恒心息息相关。

面对市场投诉,品正没有坐视不管,也没有怀揣侥幸心理,而是选择破釜沉舟,把它当做企业重塑流程的契机,掷重金引进一流生产线,量质并举,不仅让企业渡过难关,更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任何产品都有其市场生命周期,深谙此道的品正把创新作为突破销量的法宝。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建立科学、严谨的研发体系,全流程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高品质、健康的苏打水饮品。这份历久弥新的创新精神,值得发扬、传承,也是企业焕发勃勃生机的源动力。

(首席记者 熊浩 记者 康思嘉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