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为月饼、粽子包装“瘦身”以“轻装上市”。此举不仅规范了节日食品、节庆礼品的外观,更倡导了文明消费、文明过节的内核。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谈起正月十五,人们想到元宵;谈起端午节,自然想到粽子;谈起中秋节,离不开月饼。这些节日食品很大程度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福,也经常成为节庆礼品相赠。但过度包装却让伴手礼变了味道,不拆开外盒根本无法知道商品的实际大小和品相,还让攀比、奢侈之风甚嚣尘上。
正因如此,《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明确要求,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另外,100元以上粽子的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调减至15%,100元以下保持20%不变。
抛却过度包装的束缚,放下虚荣和面子,转变“非送不可”的观念,是文明过节的第一步。节日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美食佳肴时,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光盘行动”,尽量使用公筷,合理点餐,打包剩余。出行时,遵守交通法规,行人走人行横道,行车礼让行人,既不给道路添堵,也不给心情添堵。游玩时,自觉排队,不乱丢杂物,垃圾分类,尊老爱幼,不成为美景中的“败笔”。文明过节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如今,我区的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各部门、各镇街要明确目标任务,切实提高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把创文工作落到实处,让创文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同时,创文工作需要每一位百姓的参与,从“吃得文明”开始,文明出行,文明过节,远离“送礼文化”。我们是城市红利的受益者,更是美好城市的创造者。让我们以创文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实精神家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用每个人的“一小步”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大步”。(康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