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成渝两地阅读分享会暨《兴隆场往事》创作座谈会在大兴镇举行,用书籍分享、视频连线等形式为大家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的百年人生。
活动中,作者谭楷介绍了图书的创作过程,谈到了伊莎白带给他的激励和感动,尤其回顾了伊莎白与璧山和兴隆场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讲述了创作时来璧山走访调研的情景。随后,璧山作家张鉴也分享了她的纪实文学《兴隆场往事》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伊莎白和璧山、兴隆场人民的动人故事。
据了解,《我用一生爱中国》用35万文字和珍贵的历史图片,以伊莎白亲眼看见、经历、参与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人生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一家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伊莎白·柯鲁克,1915年诞生于中国成都,她在成都华西坝子的“大课堂”里认识中国,并开始了一生的梦想。她从想成为一名人类学者,不畏艰险探访藏彝走廊,走向咆哮的杂谷脑河,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穿行,到相遇爱情,夫妻双双奔赴二战战场,受到白求恩、斯诺等人的影响又重返中国,投入抗战的烽火,再到从南海山至天安门,见证解放军进入北平,见证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英语教学的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记者 尹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