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鸟瞰如火如荼的重庆中医药学院建设现场。该学院位于璧南河以西、黛山大道以东、渝蓉高速以北。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50亩,总投资约24亿元,预计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投用。

3月29日,大路街道高拱村,工人在苗木基地实施田间管理。近年来,大路街道在高拱村发展特色高端苗木种植产业1000余亩,千层金、金禾女贞等特色苗木成为多个城市绿化的香饽饽,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30日,璧铜线建设快速推进。璧铜线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都市圈首条市郊铁路,构建起璧山区、铜梁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于促进渝西片区加速融入中心城区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月28日,璧山高新区聚宝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机器人设备。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从“要规模”向“要效益”转变,从“要数据”向“要质量”转变,通过“智”造赋能,一种创新“雨林效应”已经显现,推动现代工业发展行稳致远。

3月27日,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企业在智能电网设备、生物传感器和物联网等领域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成为新基建产业的供应商,今年以来,企业订单源源不断。

3月30日,璧城街道大塘村村医前往独居老人家,上门为老人看病。近年来,我区把村级卫生室建设作为健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的重头戏,不断规范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水平,切实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
最是一年春好处。时下,璧山大地处处春意盎然。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行走在璧山,车间厂房、田间地头、重点项目……处处皆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景,各行各业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围绕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目标,持续奋斗、再创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首席记者 谢捷 记者 曾清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