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倾力打造“一生之城” 实现百姓最美愿景
2022-03-09
来源:

  核心提示

  随着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的使命不懈追求,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我区近年来倾力打造“一生之城”,以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更高的期盼,兑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交出了一份暖人心、聚民意的“民生答卷”,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如何进一步倾力打造“一生之城”,实现百姓最美愿景,区融媒体中心邀请到区民政局局长陈力胜、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柯真碧和区教委主任常爱书三位嘉宾共同探讨。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作为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近年来,我区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发展为民,高品质建设一生之城。在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民生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全面进步。请问三位嘉宾,如何评价这几方面的工作。

  陈力胜:民政“民”打头,“民”所指,“政”所向。中央强调,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区民政局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构建高端、普惠、兜底、社区居家养老四个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高端有引领、社会有服务、兜底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格局,努力推动全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柯真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大卫生、大健康”工作,重统筹、促发展、强基层、提能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始终牢记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从严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成果丰硕;公共卫生日臻完善;健康中国璧山行动成效明显;全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5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6.82%;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医疗能力做强、质量做精、服务做优,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

  常爱书:适龄儿童逐年增加,“祖国花朵”能否“有学上”、上“好学校”?区教委用实际行动来作答。璧山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一生之城”,教育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均衡普惠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是璧山教育的奋斗目标,是教育系统承担的重要使命。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切实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该如何在硬件上下功夫,请三位嘉宾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柯真碧: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弱项、补短板,加快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区中医院)建设,开工建设区疾控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技楼和福禄镇卫生院整体迁建工程,完成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建设,建成区域检验中心。通过提升硬件,“强壮筋骨”,以“工匠精神”为群众提供更有温度的就医环境。

  常爱书:区教委将通过引进高端、自主打造等方式,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富集、均衡普惠的教育体系。一是优化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二是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群众“近享”优质教育。

  三是力争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今年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四是启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十四五”期间新建10所小学,5所初中。深入开展小学“9+N”、初中“1+10”成长共同体教研指导,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陈力胜: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区民政局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作为养老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2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的思路,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及(站、点)专业化运营工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确保社会化运营率达到100%。二是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在做强重医青杠护养中心、中铁任之三担健康城的同时,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为有需求的家庭和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2022年,我们将继续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养老、卫生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服务对接,延伸养老服务半径,做实做细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的“三助”养老服务。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在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发展为民,高品质建设一生之城”。助推全区“一生之城”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体制改革、人才引进、服务质量等方面都需要另辟蹊径,请几位嘉宾给我们谈谈未来的谋划。

  柯真碧:我们将严格落实国家、市卫生健康委的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着重从“严”“防”“提”“改”“招”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严”指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防”指的是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指的是提质量、提管理、提服务;“改”指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招”指的是科学精准招引专科医院、招贤纳士。通过这些举措,努力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保障,奋力谱写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常爱书:区教委将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市级示范区建设,发挥市级“示范校”带头作用,加强新高考研究与指导,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抢抓大学城西区和西部(重庆)科技特色小镇建设契机,指导区内中职院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调整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为全区支柱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同时,按照“一人一案、分类安置”,充分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充分发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培训和资源教室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教育质量。

  陈力胜:竭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既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更是政治责任。2022年,我们将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10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年人纳入服务对象,根据他们的现实困难和需求,个性化制定居家服务包,由各镇街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人每月180元的服务标准,通过辖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提供紧急救援、定位服务、主动关爱、生活信息咨询、心理慰藉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行等居家助老服务。

  (记者 罗凌 王淼 杨文广)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syz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