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恢复得挺不错的,脓肿已经形成,是时候进行手术切除了。”11月24日,在区人民医院眼科病房,高煦带领医生正对小患者的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38岁的高煦是区人民医院引进的眼科学博士,同时也是该院外科第六党支部书记,身为博士、党员的她,总是奋战在近视防控的最前线,为儿童“浇灌”光明。
日常工作很优秀,关键时刻能带头。从抽派科室人手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到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再到带领科室部分医生每周末坚持坐诊,让患儿“病有所医 心有所靠”,高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她在参加珠海红十字会格桑光明行中还获得了表彰。
相比高煦,丈夫陈力的党龄则更长。作为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力不仅将党内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搞得有声有色,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时常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目前已献血6次。
面对工作,夫妻二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对待生活,他们崇尚简约朴实。下班后,夫妻二人便直奔家里,吃饭、喝酒、逛街,众多普通家庭闲暇之余休闲放松的“好方式”,几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容易让人安于现状,丧失向上的方向。”高煦说,两个女儿尚在读书,平日里,作为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加强自我修养,让她们在健康、正直、向上的氛围里成长成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煦夫妻俩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要求孩子们的。“只要一有空闲,我们便会带孩子爬山、游泳,磨炼她们的意志,而作为老党员的丈夫则会给孩子读历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教她们唱红色歌曲。”高煦表示,即便是节假日到电影院看电影,一家人也会优先选择革命题材影片,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
良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高煦夫妻俩潜移默化的影响下,8岁的大女儿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坚韧勇敢,5岁的二女儿愈发乐于助人、体恤他人。
“记得刚转入新学校那会儿,因为新学校与老学校教学体系不一致,大女儿无论是写字还是基础方面都比别的学生差。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慢慢追赶上来,让老师发现她的优点。”高煦介绍,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特别自觉自律,压根不需要家长过多操心,让她很是欣慰。
“家风正,则国家兴。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注重家风建设,让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睦,带动社会风气向美向善。”高煦表示。
(记者 朱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