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小小菲油果成为村民“致富果” ——大兴镇高桥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2021-11-03
来源:

工人采摘菲油果    


  颜色翠绿,形似橄榄,气味清新,10月29日,走进大兴镇高桥村重庆禾木千里生态农业科技园,这一“稀罕”水果立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每年10月中下旬菲油果开始成熟,采摘期约一个月。别看果子是青绿色,好像没有熟透,但切开之后有浓浓的果香,味道甘甜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基地负责人张松介绍,由于菲油果引进时间不长,在种植技术方面还在不断探索,技术完善后,果子能长到鸡蛋般大小。

  菲油果外形呈椭圆形,全果皆可食用,果树长绿,是一种集食用、观赏、绿化于一体的果树种类。菲油果树从幼苗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达到量产,则需6年时间,市场价每斤超过100元。

  高桥村地处云雾山下,优质水源为蔬菜、水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重庆禾木千里生态农业科技园流转该村1100余亩土地用于建设菲油果基地,先后从新西兰等地引进了12个菲油果优良品种,并制定了一套适应我国南方栽培的技术操作规则。目前,高桥村共有508棵菲油果母树和8万余株实生苗,是全国首家菲油果产业化基地。

  “基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除草、松土、修枝、施肥、摘果,每天有80元收入,不用外出去打工,就能增加收入。”说起在基地务工,村民苟元永十分开心,务工费加上土地流转费,让他在家门口就有两份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在鲜果销售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出菲油果花茶、果酒、面膜、膳食餐粉等,把园区打造为集高效种植、生态经营、示范推广、科普科教及民俗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张松介绍,未来将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实现企业与村民“双增收”。

  近年来,高桥村因地制宜,在原有传统蔬菜、瓜果种植的基础上,深挖土地流转潜力,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在这里落户,全村土地流转率达90%以上,极大解决了土地撂荒及村民就业问题。未来,该村将以“做大产业、壮大经济、促农增收”为目标,继续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q展壮大,把高桥村建设为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记者 张翠莲 巫秋云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