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呈现诸多亮点。
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本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了区监委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报告,对推动我区监察体制改革、拓展人大监督职能,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在2018年至2020年专项治理期间,全区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70个,组织处理263人,立案查处18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自督战,明确要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区监委依法履职,以铁腕遏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报告指出,区监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大势,利用“机关部室+派驻(派出)机构+村(居)监察监督员”三方力量,与“区监委+区精准脱贫攻坚办、主管部门+其他监督部门”三张联动监督网的“3+3”模式凝聚监督合力,下沉力量延伸监督触角,不懈推进“三不”机制,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聚焦贫困群众所急所盼。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全区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8万余人次,完成危房改造4198户,建卡贫困户住院费用自付比例在10%以内、重特大病及慢病门诊费用自付比例在20%以内。
脱贫攻坚并非终点。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区各级监察组织将梳理总结专项治理工作中的监察干部联系村(社区)、清单式监督等好经验、好做法,围绕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等工作,持续优化“3+3”监督模式,进一步加强公职人员用权监督约束与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陈强表示,区监委坚定不移扛起使命担当,尽锐出战履行监督职责,靶向施治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不懈推动标本兼治,以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举措、扎实的作风,有效遏制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监督国有资产管理
“截至2020年底,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90.79亿元,同比增长6.35%……”本次会议也听取了区政府《关于2020年度璧山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关于全区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在监督区属企业国有资产方面,我区对部分企业实施改革重组,统一监管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以此推进国有资本有效整合;在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我区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3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管理;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我区则从优化土地资产配置、强化矿产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治水节水成效等方面入手,凝聚合力提升国有资产效益。
陈强表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是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总体来看,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底数基本清楚,管理比较有序,使用成效较为明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价值,更好发挥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会议还学习了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了部分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会议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启海、彭达宪、罗恩德、吴建卿参加会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献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张小宁,副区长王复莲,区法院院长陈宏宇,区检察院检察长孟卫红列席会议。
(记者 王淼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