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一件事”线下窗口。

市民只需提交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和表单即可线上办理。

办理成功的当天下午,市民彭倩收到了邮递的“出生一件事”礼包。

市民在线下窗口自取“出生一件事”礼包。
记者 王淼 张翠莲 文/图
新生命的到来,是许多家庭最幸福的时刻。但新生儿入户登记、预防接种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手续办理的繁琐也难住了不少父母。为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务服务的“心头大事”,我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出生一件事” 联办改革工作,有效减少群众办证次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今年4月,我区整合宝宝出生后所需办理的手续,正式推出了“出生一件事”综合服务,市民只需将父母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三份资料提交至区人民医院“出生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或行政服务大厅B区的综合窗口,便可办理相关证件。
在推出这项综合服务后,我区又不断探索如何将这项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10月19日,“出生一件事”渝快办手机端线上审批模块上线,让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代替收取市民原件材料,真正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转变。
集成服务 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梳理新生儿从出生到参保登记的全过程,我区厘清事项清单、材料清单、流程清单,整合了新生儿预防接种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新生儿入户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社会保障卡办理、女职工生育津贴申领等7大事项,并实行集中联办。
为让群众一次性完成资料办理,我区在线下设立了“出生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市民在线下提交表单后,由专人负责相关资料收发,通过线上统一入口提交资料,再由各核验部门完成线上核验。而线上办理,申请人则只需线上提交有关资料,各部门通过线上审批便能完成审核和办理,实现资料当天上传,当天办理。办理资料由政务专递到市民家中,市民也可选择到“出生一件事”综合窗口领取办理资料,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服务。
部门协作 加快资料流转
为让部门之间的资料流转代替群众提交资料,我区根据《重庆市璧山区“出生一件事” 特色政务服务实施方案》要求,由区内8家医院、15个派出所和有关部门在线上实现联动服务,通过调用数据,共享“渝快办”手机APP系统,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协同。
据了解,办理“出生一件事”所有资料的核验工作由各部门分别进行。各医院经“出生一件事”系统推送的新生儿出生证信息视为出生证原件,经派出所推送的新生儿户口信息视同新生儿户口原件,经区民政局推送的婚姻信息视同结婚证原件。通过全流程联办和法律效力互认的方式,部门之间协调完成所有工作,群众不再需要提交任何原件,有效提升了行政办事效率和准确度。
信息共享 减少群众跑腿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信息共享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减少了部门之间资料的流转次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出生一件事’场景为切入点,‘渝快办’为主渠道,打造统一平台,开发业务系统,开展系统对接,桥接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系统、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重庆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婚姻登记)四个专网系统数据。”区政务服务管理办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罗霞介绍,在线上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部门不断优化、精简内容,将申报工作简化为单个申报入口,市民只需通过“渝快办”手机APP这一个系统,便可进行资料上传、人脸识别和电子签名,快速完成所有办理手续。
不仅如此,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还充分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有效保护市民个人信息,让市民办事舒心又放心。
在线直达 替代部门申报
“出生一件事”网上申办系统正式上线后,家住秀湖鹭岛小区的彭倩就是第一批在线上完成宝宝出生证件办理的市民。“从申请到办理结束,一共只花了十多分钟,不用我们跑很多部门。”彭倩说,她生第一胎时跑了医院、派出所等部门,并且由于自己在坐月子,还要写委托书找人代办。而生第二胎的时候,所有事情在线上就办理完了,节约了很多时间。“当天办理,当天就有结果,这样的办事速度和效率为家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办理成功的当天下午,彭倩还收到了由区行政服务中心邮递的“出生一件事”礼包,里面装有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社保卡、居民户口簿以及区政务服务管理办给新生宝宝的一封信。
线下“政务+邮政”的方式,让办理完结的证件在线直达。我区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依托实名认证技术,以电子材料申报和全流程网上办理,代替纸质材料提交和现场跑腿申请,方便群众“一站式”指尖上办理,进一步优化“出生一件事”办理便捷度。
优化架构 采集信息便捷
“孩子的父母不在同一个地方,也能申办吗?”“网上申办会不会很麻烦?之前窗口办就已经很方便了,两种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刚接触网上申办系统,不少市民都有一些疑问。
据介绍,“出生一件事”网上申办系统的服务架构依托了多种信息化手段,以此实现身份确认和全流程网办:采用活体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渝快办”,同时实现父亲母亲远程身份确认;采用远程授权加密技术,实现父亲远程授权母亲全权办理的法律适用;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实现电子签名的生物技术采集,保留电子签名法律追诉证据采集,保证了电子签名合法性......
“这些核心技术的应用,保证了远程身份确认的合法性,实现了7个事项的全流程网办。”罗霞说,“出生一件事”网上申办系统建设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线下审批流程,而是跳出了传统审批管理框架。
以零纸质、零人工、零时限、零跑次为最终目标,按照“流程再造、数据协同、全程在线”的建设思路,用群众视角和数据协同思维重塑业务流程,群众在“渝快办”手机APP上动动手指在接生医院即可办完“出生一件事”所有事项,实现一站可办、一键直达、一次不跑。
截至10月25日,我区“出生一件事”综合窗口已受理事项170件,办结170件;线上申请9件,已办结7件。
“在后续的审批办结过程中,我们会根据群众办事的体验感,不断优化、调整申请流程,比如简化文件的传输,力求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体验感更佳。”罗霞表示,接下来将以“一次都不跑”为目标,以“出生一件事”网上申办系统为基础,围绕自然人入学、就业、住房、婚姻、退休、身故等人生节点,探索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模式,构建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链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系统,推动群众办一件事“只提交一次”“一次都不跑”,并逐步打通、汇聚、融合全区各政务服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汇聚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数据,汇集留存各项电子证照、审批信息等,构建用户空间,精准建立用户画像,主动研判和推送政务服务,实现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全力打造“线上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