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没有终点,成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一如既往地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好一名优秀的科技人,为璧山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我的满腔热情。”近日,荣获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成果孵化部部长岳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璧山区委区政府顺应时势潮流,大力推进璧山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和经济转型新模式建设。岳建平作为一名从事过国家重大项目科研攻关的科技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研发经验,如何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高校研究成果和市场无缝对接成为了他在担任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成果孵化部部长后的主要工作。
岳建平带领同事深入我区163家高新技术企业走访调研,详细考察,掌握了企业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经过调研,岳建平和产业研究院的同事们发现,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制于设备老化、信息化程度低、检验检测成本高等劣势,无法在成本控制、市场响应、配套服务方面进行太大的改进,企业发展瓶颈制约明显。
于是,从2019年开始,岳建平就组建团队,针对传统企业薄弱环节,开发了一个集生产能耗与能效管理、生产监控与协同管理、车间自动化单元监控、设备状态与故障预警、实验检测与质量管理、购销与库存管理服务几大功能板块融合一体的智慧信息系统。为了解决小企业检测贵、检验难的问题,岳建平带领团队积极协调区内大中型企业的检验室对小企业开放,共享技术平台,将全区136项检验检测、特种工艺、试验试制等服务收录进了该智慧信息系统,同时,将300多名专家和120多项科技成果的信息在系统中进行共享,搭建了技术咨询服务平台。最终,一个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全业务服务产业集群的智慧信息系统建立起来了,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接入系统,企业平均生产运营效率提高15%、能源利用率提高10%,大大提高了璧山本土企业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即“金蛋孵金鸡”是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的一大职能。为了寻找好的项目,岳建平先后走访了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寻找科研团队。通过拜访专家,了解核心技术,分析市场,提供资金,灵活采用多种合作机制,为科研团队量身定做符合其需求的市场转化渠道和体系,吸引科研项目到璧山孵化。为了方便科研成果转化,减少科研机构的项目成本,岳建平带领同事们2个多月不休息,加班加点,在公司建立起了包含第三代半导体、无线电力传输、高压大电流等6个检测实验室、近200台各类检测仪器的中试基地,5000平方米的场地满足了各孵化公司的迫切需求。
截至今年8月,岳建平及其团队共对接了200个高科技项目,成功孵化了平创、鼎旺、峰谱、同源、宸硕等13家企业,累计转化经费约2亿元,目前还有多个转化项目正在进行公司注册。
因为工作成绩出色,岳建平先后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璧山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璧山区担当作为先进个人等荣誉。(记者 张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