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电不仅属于犯法行为,还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近日,国网重庆璧山供电公司青杠供电所负责人带着宣教人员对窃电人周某进行了思想教育。
今年上半年,青杠街道德胜村台区的损耗一直在7%至9%之间波动。用电检查人员经过两次逐户走访排查,分析电流电量,发现该台区周某家的电表在晚上22点至次日凌晨6点左右系统记录电流值均为0,有窃电嫌疑。但周某家为农家小院,四周筑有围墙,大门时常锁闭,而电表又安装在院内,用电检查人员无法在不通知周某的情况下靠近电表,无法现场查获窃电证据。
如何获取窃电证据成了难题。为此,反窃电小组工作人员反复考虑,决定用无人机跳过人为设置的障碍,从空中对疑似窃电点进行录像,这样“电耗子”就无处遁形。
然而分析显示用户窃电基本在晚上10点至次日6点,无人机夜晚拍摄不到影像,市面上又没有搭载红外成像的夜视镜头。反窃电小组决定凌晨4点到达用户住处,等待天微微亮就使用无人机监控。
确定行动方案后,7月29日凌晨4点,反窃电小组6名成员陆续到位,留派一人在办公室实时监测系统数据,剩余5人到达周某住房30米左右的地方,等待黎明第一缕曙光的到来。
5点41分,东方升起一抹红霞,天空渐渐明亮,工作人员立即行动。无人机升空,随着“嗡嗡”的声响,无人机缓缓接近周某房屋下户线处预先确定的疑似点,突然,画面中的沿墙线路一阵抖动,现场所有人一惊:正在拆线!
徐强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向周某表明身份后开门检查,发现周某在屋檐处私接导线窃电。周某的窃电行为被坐实,在证据面前,他对窃电行为供认不讳。
本次对该窃电用户追补电量9056千瓦时,追补电费6321.92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18965.76元。查获窃电后,德胜村台区线损率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达到合格范围。
(通讯员 曾理 刘璐 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