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党史上的璧山】减租退押 清匪反霸(上)
2021-08-18
来源:

解放初期,征粮剿匪工作基本结束后,为了实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有序的经济建设,县委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颁布的《西南区减租暂行条例》、川东行署制定的《川东区退押实施办法》及有关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具体补充规定的精神,于1950年12月至次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减租退押、清匪反霸运动。

  为了胜利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县委专门召开会议作出决议,除少数财粮干部扫清征粮尾欠外,党政军干部集中全力投入减租退押、清匪反霸的群众运动。

  1950年11月,县委先后召开了各代会、农代会,全面部署减退工作。12月16日开始,减退工作全面展开。全县抽调县、区、乡干部300人,地委、专署干部200人,华西实验区干部30人,军分区组织了550人,各区培训的农民积极分子1885人,共2965人组成若干减退工作队,分赴各地开展减退工作。

  全县6个区共分3个片。一、二区为一个指挥点,由地委委员张凤伍和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怀瑞负责;三、四区为一个指挥点,由地委委员赵次镛负责;五、六区为一个指挥点,由县委书记冷明和县委委员矫赵治负责。同时,明确每片区搞好一个重点乡,重点乡内确定重点保。从学习文件,发动群众,整顿农会,诉苦算帐,开展斗争到追缴押金、处理、分配等工作,重点乡、保均先行一步,探索经验,待取得经验后再有步骤地全面展开。

  运动开始前,县、区、乡均已建立农筹会或农协会,会员10867人,在征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阶级路线不清,政策界线不明,农民群众觉悟不高,农会会员成分特别是领导成分不纯。据调查,有地主、富农、兵痞、流氓、旧保甲长等混入农会,有的甚至把持着当地农会的领导权。

  农会是执行减租退押的合法组织,加强和纯洁农会组织至关重要。工作队的当务之急,是组织农民学习“农协章程”。讲明农会的作用,哪些人才能参加农会,为什么贫农雇农要作农会领导等问题,把广大贫农、雇农、中农吸收到农会组织里来,并吸收贫苦革命知识分子加入农会。农会主要领导成员在贫雇农中挑选,但也要注意联合中农,保证农会的纯洁性,严防地主、富农或其他坏分子混入农会组织。

  通过整顿,纯洁了农会组织,壮大了农会力量,全县农会会员发展到82640人,领导成员中雇农、贫农占68%,成为减租退押强有力的骨干力量。(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