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上门开展“为老服务”
“我妻子瘫痪后就没怎么出过门,现在社区号召大家接种疫苗,她心里特别着急。”8月4日上午,社工吴昌玲来到养鱼社区开展“为老服务”,家住南河丽景D区的居民徐安全道出了心中的烦恼。
了解了徐安全的忧虑,吴昌玲立即联系了社区和医院,下午就带来了好消息:“考虑到你家情况特殊,区人民医院下周会派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接你妻子去打疫苗,不用担心。”
吴昌玲是我区和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平日里活跃在各大社区,参与小区治理、社会慈善、青少年救助、孤寡老年人照顾等社会服务工作。“在我们中心,像我一样专心于社会服务工作的社工还有12位,我们都觉得社工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吴昌玲说。
近年来,随着我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部门、镇街对专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工作者需求量也在上升。2019年,和平社工中心入驻璧山,带来了专业的社会服务,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缺。
据了解,和平社工中心是经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现有社工13人,服务领域包括空巢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留守儿童服务等。
“提到‘社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志愿者,但其实社工并不是利用闲暇时间来献爱心,而是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平社工中心理事长范平表示,目前和平社工的工作不仅限于各项 “柔性”服务,还对培育孵化小区居民骨干进行了有益探索。
璧城街道战斗路居民区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邻里纠纷较多。“当时为了让小区居民自觉参与小区自治,我们专门挑选了能歌善舞的年轻社工入驻,建立社工站,通过组织跳舞、唱歌等娱乐活动,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范平说。
这一做法的确取得了明显效果。社工站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为居民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交流、学习、互动平台。而社工也在活动中挖掘骨干居民,培育小区自己的志愿服务队。
“社工的作用就像社会的‘润滑剂’,他们用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温暖生命,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范平表示,和平社工中心一直在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而努力。(记者 王淼 实习生 许腾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