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多次出动轰炸机在我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空袭和骚扰,使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再次面临外来侵略的严重威胁。为捍卫新中国,打击侵略者,中共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号令。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县委的领导下,璧山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以爱国主义教育、增产节约、踊跃捐献支援志愿军、青年踊跃报名应征为主要内容的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11月20日至24日,县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县委书记冷明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详细分析了朝鲜战场的形势,阐明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会议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开展减租退押、发展地方武装、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打垮封建势力,完成社会改革,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1951年4月,继江津专区第一次抗美援朝代表会议之后,县委随即召开了抗美援朝代表会。会议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成立“川东区璧山县抗美援朝分会”。各区、乡、村分别成立支会、中心组、小组等相应机构。会议要求各支会于4月20日前后召开扩大会议,以此推动全县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五一”节前,全县组织了421个宣传队深入到基层、乡村,采取召开会议、逢场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到4月底,全县有70%的群众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抗美援朝及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全县建立了经常性的宣传学习小组1206个,举行控诉美、日、蒋罪行的大小会500多场次,参加学习的达194720人次。
5月1日,以县城为中心,各场镇同时举行大规模的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全县当日参加游行的人数达数十万人之多。游行队伍中,有7旬高龄的老大娘,有牵着背上贴有“增加生产、抗美援朝”标语耕牛的农民。群众运动的洪流触及到璧山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男女老少。
5月25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璧山支会成立,副县长刘致中任主席,郑九恩、米兆伦任副主席,委员51人。
为把握好已经高涨起来的群众运动热潮,县委对运动的各个时期适时地提出“工作计划”,以指导抗美援朝运动在璧山健康发展。7月中旬,赴朝慰问团归国代表来璧山作了五场报告,听众达5566人。代表们在朝鲜所见所闻的报告,更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对美帝的仇恨和愤慨,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爱国捐献热情。(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