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31日,张绍良派伍尧阶去铜梁县西泉乡参加“川陕甘游击总司令”段西铭指派代表召开的策划暴动的秘密会议。2月5日,张绍良、伍尧阶匪首在铜梁大庙场召集铜、璧匪首开会,制定暴动计划。
1950年1月29日,黄荣卿股匪的匪首钟伯盛、陈连山分别到铜梁岚峰乡、蒲吕乡和璧山依凤乡、河边乡,同当地土匪联络暴动事宜。此后,经过土匪2月2日、4日两次会议策划,派人去七塘、六塘集运长枪50支到大路乡,随时准备暴动。
2月7日,张绍良、伍尧阶率数百人与铜梁复兴乡匪大队长刘少鹤派来的100余名土匪攻打福禄乡政府,烧毁乡档案,抢劫征粮工作队行李,枪杀征粮工作人员。当晚,张绍良又带群匪攻打梓潼乡政府。当天,张绍良、伍尧阶股匪枪杀征粮干部和人民解放军多人。
之后,啸聚在璧山各地的股匪与铜梁、永川的土匪相互勾结,率领匪徒攻打区、乡政府和县城,枪杀革命干部、政府工作人员、征粮工作人员和无辜群众,抢夺公私财物和公粮,妄图扰乱民心,颠覆新生政权,气焰十分嚣张。从2月7日到3月下旬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璧山的土匪暴动就达数十次之多,匪徒疯狂攻打璧山县城和区、乡人民政府,全县13个乡政府遭到攻击,抢劫政府公粮128万斤,杀害干部群众多人。
面对穷凶极恶、气焰嚣张的土匪及其危害极大的暴动,县委、县政府根据川东区行政公署、川东军区“大军清剿,肃清匪特”的指示精神,于2月17日决定对县内各路股匪进行全面清剿,并确定了以政治攻势为主、有计划的军事清剿为辅的行动方针。
对干部、群众采取深入的思想动员,讲清形势,分析剿匪的有利条件,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提出“土匪自新者欢迎,立功者受奖,继续为匪者死路一条”的口号。各级政府召开农代会、保民会、各代会、烈军属座谈会、保甲长会、土匪家属会等,宣传教育群众不窝匪,不为土匪办事。利用土匪家属向为匪者捎信、带话,规劝其自新、缴械投降,立功赎罪,争取政府的宽大处理。动员当地知名人士及土匪家属,做好土匪的争取和劝降工作。
军事方面,遵照西南局关于“军队地方化,领导一元化,一个地委一个师”的决定,璧山驻军一○三团、一○四团,璧山军分区机关及炮四团、县大队,还有各区、乡人民武装,组成了由地、县委统一领导的璧山县剿匪军事武装力量,直接参加璧山剿匪斗争人员最多时达5344人。由于武装力量的建立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土匪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剿匪实践,璧山地、县委提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军事进剿与政治瓦解相结合,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剿匪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策略,采取了“化整为零,搜剿散匪”“合零为整,聚歼股匪”的战术,剿匪工作取得节节胜利。
据统计,仅1950年1月至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二野军大学员和全县人民群众一道与土匪作战39次,击毙土匪289人,击伤433人,俘虏1229人,缴获各种枪支5085支,轻机枪12挺,六○炮1门,其他炮11门,各种子弹12589发,炮弹415发,手榴弹461枚,电话机1部,活捉了罪大恶极的黄荣卿、孙庭僚、陈兆周等匪首。土匪自新者达2787人(其中小匪首135人),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在剿匪斗争中牺牲了122人。
土匪暴乱给人民民主政权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县委领导全县人民组织武装力量予以坚决打击。至1950年4月中旬,璧山境内股匪被彻底歼灭,剿匪斗争取得胜利,广大人民深恶痛绝的为害多年的匪患得到根绝,群众欢欣鼓舞,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人民解放军与干部群众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