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党史上的璧山】征粮剿匪(上)
2021-07-19
来源:

  粮食是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民心之根本。璧山解放时,既要打击和削弱地主封建势力,粉碎反动地主勾结土匪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使各阶层负担公平合理。又要征集足够的粮食来解决军需民食和国家建设。1950年1月5日,县委召开会议,部署征收公粮工作。1月10日,成立了“璧山县征粮委员会”,县长冷明任主任,副县长刘致中任副主任,负责全县1949年度征粮的组织领导工作。同年10月,成立了“璧山县1950年度征粮委员会”,刘致中任主任,郑九恩、王文质、王海荣任副主任。各区成立征粮分会,乡成立征粮小组。各级领导机构建立后,县委从各部门、训练班、平教会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征粮工作队,川东行署、璧山地委、专署、驻军部队、军大学员及外地派来璧山的人员也投入征粮工作,全县参加1949年度征粮总人数861人,1950年度达947人。

  征粮队伍组成后,县委把完成征粮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解放初期的征粮,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其间,有捣乱分子的谣言和破坏活动,有地主恶势力的抗征,更甚则为遭遇土匪暴动的严重干扰,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翻身群众的支持下,经全体征粮人员艰苦努力,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上级分配给璧山县的征粮任务。1949年度实际完成1134.4万公斤(大米),比上级分配征粮任务1088.5万公斤超45.9万公斤;1950年度实际完成1317.48万公斤,比上级分配征粮任务873.24万公斤超444.24万公斤。征粮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稳定局势,恢复生产,巩固新生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全面崩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不甘灭亡,把大西南作为垂死挣扎的最后基地,一方面布置防务,以求一逞;另一方面大肆培植特务,准备在全面的军事失败后潜伏下来,进行“大陆游击战”,同共产党、解放军对抗。解放后,这批特务趁新的人民政权大政方兴,万绪待理,党的政策尚未深入人心,政府下达征粮任务之机,网罗国民党散兵游勇、反动旧军官,勾结恶霸地主、地痞、惯匪,并胁迫少数群众,啸聚山林,聚众为匪,组织反革命武装暴乱。璧山的土匪,是由溃败和潜伏的国民党军、政、警、宪、特、惯匪、流氓及反动会道门等邪恶势力组成,其首恶及骨干利用旧的乡、保政权,以“社会汉流”作号召,以“抗粮救命”为幌子,裹胁部分群众,搜集枪支弹药,伺机暴动。

  璧山土匪活动最猖獗时有10多股4000余众。全县最大、最顽固、最反动的有3股。璧西股匪,以张绍良、伍尧阶为首,匪部番号为“川陕甘游击总司令部第五纵队”;璧北地区股匪,以黄荣卿为首,匪部番号为“中国人民救命军川东铜璧指挥部”;璧南地区股匪以陈国章为首。此外,还有八塘、七塘、来凤、丁家等地的小股土匪。土匪大多配有长枪、土枪等,有的还有轻重机枪及冲锋枪。

  匪特沆瀣一气,到处造谣惑众,破坏交通,捣毁通讯设施,抢掠民财,烧毁民宅,强奸妇女,绑架或枪杀人民政府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土匪四面出击,破坏生产、阻止政府征粮,攻打各级政府驻地,反动气焰甚嚣尘上,群众人心惶惶,新生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