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品牌标准诞生地:让“璧字号”硬核产品闪耀市场
2021-07-16
来源:



在宽阔的黛山大道一侧及秀丽的城市公园上空,云巴每天都在静静地来回穿梭,这条全球首条无人驾驶的示范线于今年4月16日正式开通运行。目前,璧山云巴标准已成为巴西标准,正在上升为市级标准,有望成为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一旦“云巴”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必将引领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

这是我区倾力打造品牌标准诞生地的一个缩影。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企业将专利技术嵌入行业标准,诞生更多高价值的“璧字号”硬核产品。

区市场监管局

以创新驱动促质量提升

“全区现有市长质量管理奖提名奖1个,区长质量管理奖2个,区长质量管理奖提名奖2个;有驰名商标5个,地理标志4个,发明专利964件,注册商标12177件;有重庆名牌农产品18个,重庆老字号5个。”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小华介绍,在品牌标准创建上,璧山一直不遗余力,目前全区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11项,区农业规范38项。

张小华表示,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质量标杆,应成为璧山打造品牌标准诞生地的一个重头戏,要积极培育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中国质量奖;培育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重点培育重庆浩森摩托车有限公司、重庆宗申车辆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或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行第二届区长质量管理奖的申报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质量提升,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张小华说,该局将做好《重庆市璧山区实施产业“群长制”“链长制”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中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三个产业集群和七个产业链相关工作,加强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推动专利技术标准化,为打通“创新(保护)→质量→品牌→标准→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保护)”全链条闭环回路,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产业创新高地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区科技局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增强品牌发展动力

“打造品牌标准诞生地,应当坚持把推动技术创新与打造品牌标准有机结合。”区科技局局长周梁认为,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更新升级,提供高价值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基础应用研究,积极开发新市场,抢占品牌标准建设先机。

周梁表示,区科技局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优秀人才团队、知名院所高校、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推进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康佳、比亚迪、青山、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研究院,突出基础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推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闭环。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扶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转化等重点产业,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项目,指导企业实施和申报科研项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周梁介绍,璧山将探索实施卡脖子技术需求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加快出台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区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破解制约我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提升自控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璧山高新区

强研究重保护 以品牌标准引领发展

“高新区就是品牌标准诞生地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做好强化基础研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文章,让品牌标准在区域内焕发荣光。”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志鸣谈到,近两年来,我区着力建好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坚持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孵化三个方向同时发力,全面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力度,引导高校院所、社会组织、国际资源等创新资源参与,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生命周期孵化链条。

刘志鸣表示,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推动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成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设立中国(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窗口,打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审查通道,实现3个月内专利申请快速授权,有效保护和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动力。要鼓励企业购买知识产权科技服务,提高知识产权存量,与中科院院所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领域专利池。要举办知识产权专题讲座、重大新产品申报暨研发机构认定培训、专利申报动员培训会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申报与运用意识。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

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 做精做细科创品牌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关键在于科技创新。”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锦表示,研究院将紧盯产业发展需要,发挥研发创新优势,把“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品牌做大做强、做精做细,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更好地为璧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陈锦介绍,在围绕全链条全流程系统、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建设方面,将持续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重点在新型显示、MEMS传感器、新能源汽车等专业领域有所作为,每年孵化落地10个企业项目。要建好各类专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积极赴高校、科研院所等一线定向挖掘原创成果,落实“科研开发——定点孵化”长效合作。要深化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借此引入协同院大量高端科技成果;利用好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优质军民融合科研资源,打造出“政产学研”融合平台,最终构建专利—产品—企业—上市全生态体系,促进3个孵化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在开辟科研产品开发能力方面,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科技研发资源,建立传感器方向专业研究院,重点攻克智能传感器加工工艺、封装测试和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面向市场设计与制造高价值应用传感器等具体产品,探索推动传感器领域“应用研发+中试熟化+规模化生产+市场推广”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同时,以孵化新技术新产品为基础,深化研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争取每年有2~5家孵化企业的10个以上定型产品进入产业化生产销售。

在加速要素配套保障方面,尽快完成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二期装修工作,高质量进行三期规划工作,切实将生态社区打造为集标准化中试厂房、写字楼、人才公寓、园林绿化、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式生态社区,营造生产生活软硬件设施齐全的低成本发展环境,让入驻生态社区的公司心无旁骛抓研发、抓生产。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不断开展各种科技学术实践研讨活动,实现人才、成果等资源不断聚集。(首席记者 熊浩)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