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璧山政法英模(先进典型)】忠诚履职担使命 为民服务践初心——我区部分政法英模(先进典型)风采
2021-07-16
来源:


区检察院检察三部主任郭锟

做检察工作的多面手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无论是在公诉部门、执检部门还是公益诉讼部门,郭锟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真挚热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同事、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去年6月,区检察院提起的首例10倍惩罚性赔偿金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区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作为该案件的公益诉讼起诉人,郭锟带领同事们多方调查收集证据,对该案被告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案立案。

在庭审时,郭锟就被告人侵害公共利益这一事实进行了举证并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就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与辩护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区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

迄今为止,郭锟办理公诉案件360余件,无一错案,他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办理的舒晓东等人恶势力团伙案、刘代忠集资诈骗案等,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执检部门担任负责人期间,郭锟带领执检部门先后纠正刑事执行中各类违法情形300余件。他还办理了全市首例羁押必要性审查和财产刑执行监督案件,入所体检备案审查、羁押必要性审查等10余项创新工作机制或经验被上级检察机关推广。

在担任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后,他主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6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2份,行政机关对检察建议采纳率为99.3%。他主办的网络餐饮监管不当案、三江水库饮用水源垃圾污染案、鲍某某违规贮存危险废物案等多起公益诉讼案件,均被评选为全市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区公安局璧泉派出所民警张耀元

续写父亲“警察故事”

区公安局璧泉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民警张耀元从小受父亲影响,长大后也接力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从警十年,张耀元立足本职工作,热心服务群众,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方法,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打开了一个个方便之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工作中,张耀元是一个“金点子”不断的人,爱琢磨、爱换位思考。2020年中高考前夕,她和同事们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集中办理身份证明时,遇到一个难题,一位在璧山购房的外省户籍金女士急需把孩子的户口迁到璧山。

但房屋产权人、户主不在场。怎样才能既不违反要求、又能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现场视频通话,录像取证存档,视频连接认证!”张耀元抛出了解决方案并立即请示领导。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带领同事现场完成了资料审核、身份认证和准迁工作。至此,也创新实现了我区首例“人不到场跨省迁户”的业务办理。

在去年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辖区很多居民需办理户籍业务,但无奈受困家中,只能打电话或者添张耀元微信咨询求助。

为帮群众解决麻烦,张耀元自己添置了一部手机,并开通了个人工作号“璧泉户籍小助手”,为群众实时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等线上服务。

如今,她的个人微信工作号“璧泉户籍小助手”已添加辖区40多个社区1600余名群众,覆盖小区业主、工厂员工、学校老师,累计回复群众咨询答疑4000余次。

“永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就无愧于警服上鲜红的党徽,无愧于民警的职责和担当。”张耀元说。

区司法局大兴司法所所长熊森

甘做基层司法的“孺子牛”

今年43岁的熊森自进入司法系统以来,始终扎根在基层、战斗在司法行政第一线,他的看家本领是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化解了重大矛盾纠纷几十件,提供法律意见上百条,审查修改法律文书上百份。

为了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时任璧泉司法所所长的熊森,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他与街道相关负责人一起,打通小区、社区网格、企业、行业各调解节点,结合建成的社区调委会、街道调委会、“2+N”联调中心联合调处等平台,建立了受案、分流、应急联动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十余年来,熊森凭借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基层群众的真切关爱,调解纠纷数百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他调解家族历史纠纷,使积怨数十年的两个家族化干戈为玉帛;调解婚姻家庭纠纷,锲而不舍,最后让一家人破镜重圆;调解赴疆民工劳务费纠纷,让30多位民工拿到了拖欠三年的劳务费。

去年5月,因茅莱山隧道施工影响地下水系,导致大范围农村居民饮水和农业灌溉困难,百余名村民阻止工程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熊森临危受命,立即实地查看,并与村民交心谈心,了解村民诉求。经过两天一夜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熊森牢记使命宗旨,甘做基层司法“孺子牛”,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区法院璧南法庭庭长杨波

小法庭里彰显大作为

自2010年到璧山法院工作以来,杨波长期坚守在民事审判第一线,先后在民事审判第三庭、璧南法庭等岗位工作。11年来,他不忘初心、忠诚履行,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区法院评为办案标兵、先进个人、质效先进个人、调解能手等称号。

心思缜密,善于挖掘案件背后的问题,是杨波的工作特点。2019年,杨波在审理一起看似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调查发现原告已在璧山法院立案了100余件民间借贷系列案件,其行为涉嫌违反国家特许金融经营活动。杨波立即主动向院领导请示汇报,最终以此案为契机,协助区法院出台了《关于涉疑似职业放贷人的民间借贷案件办理指南(试行)》,对璧山辖区民间借贷涉“职业放贷人”的案件做了内部规范,进一步加强民间借贷案件的审查甄别。

同时,他还主动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了《司法建议》,以此建议加强对上述涉疑似职业放贷人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借贷市场。

杨波常说,一个心存大爱的法官,才是合格的法官。多年来,他不仅是案件的裁判者,更是一位关心老百姓合法权益,传播大爱的普法者。

成功调解耄耋老人赡养纠纷案、主动承办审理了区法院首例璧山区人力社保局起诉刑满释放的退休人员返还养老金的不当得利纠纷典型案件、组织法庭干警开展“宪法进校园”“身边的法律课”等普法教育活动……杨波在璧南法庭任职期间,璧南法庭先后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维权岗”称号、“重庆市青春倡廉示范岗”称号以及全市首批“示范民生法庭”称号,并多年被评为“璧山法院先进集体”。

区检察院检察二部副主任张瀚尹

用爱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添一份光亮

自2017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来,张瀚尹办理涉未案件200余件,撰写的检察建议被最高检评为“2019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曾获璧山区“最美法律志愿者”称号。

2019年9月,一名毒贩被收监时说自己抱养的儿子小杨手臂骨折了没人监护,亲生母亲也因犯罪被收监,出狱后拒不抚养小杨。张瀚尹了解情况后,立即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反复协商,最终建议启动依法剥夺其生母监护权的司法程序,决定将小杨转至更适合他成长的社会福利院生活,并就近入学。

虽然小杨生活学习有了保障,但张瀚尹认为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构建起未成年人后续监护体系才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权利。

2020年7月,由张瀚尹牵头,与区公安局、区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剥夺不履行或怠于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父母监护权暨解决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抚养问题工作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这也是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起来的剥夺监护权全流程保护链。该案被最高检评为“2019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

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张瀚尹始终坚持涉罪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刑事司法理念,落实“少捕、慎诉、少监禁”的工作要求,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不捕不诉帮教,开展心理疏导、亲职教育、职业培训,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此外,张瀚尹还深入镇街和社区,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为对象,开展“莎姐”送法进社区、“莎姐”进校园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宣传质效。

区公安局来凤派出所教导员叶松

群众的“贴心人”社区的“管家公”

他曾尽心竭力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曾力劝轻生青年回头是岸,也曾见证了阔别半个世纪的亲人重逢。多年来,他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熟悉他的居民还亲切地调侃他是社区“管家公”,他就是区公安局来凤派出所教导员叶松。

2015年7月,在璧泉派出所工作的叶松接到警情电话,有一男子想要跳楼轻生。人命关天,叶松马上赶到事发现场,并在途中联系了消防部门和救护车前往事发地。

到达现场后,叶松为了安抚男子情绪,和男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真诚沟通,趁着男子放松的间隙,一旁的消防队员一个箭步向前,将轻生男子从楼沿边上抱了下来,成功解救。

这件事也仅仅只是叶松公安印记中的普通一例。为了安抚没有及时拿到工资的工人,他在年三十当晚,带上酒菜走进工棚陪他们过除夕;老人走山路滑倒,在地表温度超过40度的“热锅”上,他背着老人,将其安全送到医院;为了给12岁的“黑户”聋哑女孩办理户口,他走村串户进行调查,写了几十份走访笔录,通过半年的努力,终于为女孩解决了户口问题……

从基层社区民警一步步走过来,叶松先后办理了各类案件1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带领社区民警进行一标三实清理登记流动人口10万余人;先后参与了各类治安专项行动、重大安保维稳工作、户籍管理工作等,并取得良好成绩。

虽然每天处理的大多数是“鸡毛蒜皮”小事,但叶松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在面对老百姓时充满了责任心和耐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区司法局璧城司法所临时负责人吴昌淑

守好社会和谐第一道防线

在璧城街道,有一位群众信赖的民间纠纷调解能手、防激化好所长,她就是区司法局璧城司法所临时负责人吴昌淑。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吴昌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吴昌淑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处理重大群众性事件,力求让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满意,切实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参与大旺社区王某因不符合低保条件,未能办理低保服毒自杀纠纷;参与兰亭戴斯酒店工伤纠纷;参与罗某与陈某因经济纠纷引发人身伤害纠纷等。近三年,吴昌淑参加各类矛盾纠纷调解70余次,调解成功66次。

作为一名司法所负责人、一名党员调解员,吴昌淑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帮助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在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从生活上和思想上对他们加以关心。

“吴阿姨,谢谢你又给我充话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唐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吴昌淑了解情况后,为方便与其联系,便自费每月为唐某充电话费。

吴昌淑自担任璧城司法所临时负责人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76人,无一人脱漏管。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吴昌淑参与纠纷调解2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教育157人次,个别谈话教育248人次,走访78人次;走访帮教期内刑释人员32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6场;接受群众咨询58人次。

从事司法工作19年来,吴昌淑以扎实的工作守好社会和谐第一道防线,全面履行基层司法所职责职能,用实际行动树立起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周西平

用热情书写法律人生

今年57岁的周西平,曾因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负伤。1999年转业到区法院工作至今已满22年,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率直严谨、坚毅厚重,以一颗平常心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在涉诉信访工作中成绩显著,曾获全市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嘉奖。

“立案难”曾是挡住老百姓打官司的拦路虎,但在周西平眼里,做好立案工作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立案工作时间。尤其是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总能看见他坚守在立案窗口直至送走最后一名立案群众的身影。

立案庭是人民法院和群众接触的第一个窗口。周西平抱着为当事人着想,为群众解难的思想,尽可能去指引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数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不易沟通,周西平也总是笑脸相迎、耐心解答、认真办理、任劳任怨。

周西平常说,立案庭代表了法院的“第一印象”,当事人到法院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立案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法院的形象。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周西平把准教育整顿的整体部署,认清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主动完成规定动作,并严格要求部门干警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近年来,周西平立案审查各类案件超过4万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周西平立案审查案件997件,而这也是他的工作日常,以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位等待立案的老百姓。

手持法律准绳,心系人民群众。周西平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用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素养,实现了司法的公平正义,一直用自己的热情执着,书写着法律人生,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永恒主题。

区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王璨

青春无悔吐芳华

“这是我的工作,应该的!”这是王璨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2011年11月调入原璧山县人民检察院职侦局工作以来,王璨时时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抓捕时的雷厉风行、搜查时的细致严谨、讯问时的层层深入……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充满神秘色彩,作为一名女侦查员,王璨比任何人都付出的更多。

2013年9月的一天,王璨和同事们接到任务,需要找到一位重要证人。那天电闪雷鸣,王璨和同事们在沙坪坝区一居民楼地下车库,从下午5点过一直蹲守到夜里12点,一直不见证人行踪。

怎么办?王璨当即判断,这么大的雨,证人很可能没有外出。为一探究竟,她立即与居民楼物管联系,装扮成物业管理人员,以上门提醒住户关好门窗为由,敲响了该名证人的房门,并成功找到证人。最终经过与证人交谈,获得了破案的重要线索。

在职侦工作的这几年,我区职侦工作在全市38个区县院中连续三年进入前十,她也因此被评为先进个人。

在区检察院政治部,王璨是出了名的“笔杆子”。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她经常加班加点,并主动取消双休,尤其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她将全部的热情放在了工作上,从未听她喊过一声累。

除了撰写各项材料,王璨还要负责协助起草党建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制度,表现出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多才多艺的她还组织编排迎新春联欢会的表演节目,组织策划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并作为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王璨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努力、阳光自信的检察官,时刻坚守在检察工作一线,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书写着青年检察官的法治梦。

(记者 何燕雯)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