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解放当日,即成立了由璧山地方各界人士组成的“璧山县临时人民解放委员会”,马梦梅任主任委员,郑九恩、黄镜涵任副主任委员。“临解会”下设秘书、总务、民政、财务、教育、警卫、粮秣、供应、交通9个组。“临解会”成立后,立即研究了璧山县境内各级机关、学校的财产与文卷保护,征集粮秣,支援解放战争等各项工作。动员机关、学校人员返回岗位,号召全县人民照常生产和工作;颁发了停止使用银元券、启用人民币及各类物品一律公买公卖、不得抬高市价的布告;召开城内保甲长会议和全县乡镇长会议,要求国民政府职员只要不是反动者,仍可继续工作,待新政府成立后妥善处理,但须改变旧的习惯,各司其职,如有造谣生事,怙恶不悛者,必严惩不贷。“临解会”为维护社会秩序、安定人心、稳定物价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也为后来的接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璧山解放翌日,地下党特区工委书记刘永贵与第二野战军三兵团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政治部副主任郭少棠接上关系,并汇报了璧山特区工委“迎接解放,配合接管”的工作。
中共璧山党组织遵照部队首长指示,将渝西纵队调到县城北门外营地整编;送交了璧山县国民政府末任县长徐中晟;解交了由渝西纵队和璧北特支逮捕的原璧山国民党书记长徐昌梁、县参议长何能、国大代表胡国成及军统特务张的山。
随后,璧山特区书记刘永贵同第二野战军三兵团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政治部的同志一道赶赴县城,共同商定并实施了亟待开展的几项工作。
依靠党员、积极分子和统战人士,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情况。
以“璧山临时人民解放委员会”名义,召开工商界人士会议,由师政治部负责同志宣讲《共同纲领》《约法八章》及其他有关政策,动员其恢复生产,开店营业。
命徐中晟召集原璧山县科长以上的党政、法团头面人物开会,由师政治部负责同志出席讲话,宣传形势政策,指明前途,要求他们积极工作,做好移交准备,交接时必须完整清楚地交出应交的东西,不得阳奉阴违,若有意破坏者,一定彻查究办。
召开民众大会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以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
1949年12月16日,随军南下的西南服务团一支队五中队39人,在指导员冷明的带领下到达璧山,受到“临解会”马梦梅、郑九恩、黄镜涵等100余人的热烈欢迎。中共璧山特区工委书记刘永贵经三十五师政治部介绍,与西南服务团一支队伍中队领导会合,将璧山特区工委的组织状况、组织关系及工作概况作了汇报。
12月18日,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电令,任命冷明为璧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刘致中为副县长。璧山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同时宣布解散“璧山县临解会”。
(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