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日上午,璧山中学英语教师邓平向留校师生说,“璧山解放了,我们去欢迎解放军!”同学们找了一块白布毯子作横幅,写了“欢迎解放军”五个大字,师生们打着横幅列队走上街头,在县城小东门转弯处看见满身尘土、略显倦意的解放军坐在沿街两旁,师生们高呼“热烈欢迎解放军”“向解放军致敬”等口号,迎接解放军的到来。随后,尚在城内的居民和城郊农民也陆续走向街头,向人民解放军表示热烈欢迎。
在当天县城各界人士召开的欢迎会上,“临解会”主任马梦梅在讲话时说:“璧山县城解放了,大家不要害怕,学校照常上课,市民要打开铺门照常营业,人民政府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马梦梅的讲话消除了群众的疑虑。随后,回乡的居民、学生陆续回城回校,学生复课,街上商店、铺门重开营业。
是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战军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一部进驻中共璧山特区工委机关所在地大路场,大道中、小学师生与当地群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迎接和慰问解放军,欢庆璧山解放。大道中、小学组织的宣传队与解放军派出的政工人员一起,共同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经过大路乡的解放军部队,都得到了地下党组织事先准备好的大米、马料等补给,为部队继续追击敌人提供了保障。
随后,中共璧山特区工委按部队的布置,组织人员打开公仓赶碾大米45万斤,督促乡、保人员筹集柴草数万斤,悉数送往福里树军粮供应站。
1949年12月1日,是璧山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璧山地下党组织领导璧山人民历经数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史性的军地会师,璧山地下党完成了党在地下时期的历史使命。
璧山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结果。从党的创立时期开始,璧山仁人志士和进步青年,面对国弱民穷的局面,勇敢地走出盆地,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走出国门寻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到救国济民的探索和革命斗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843名璧山籍儿女为打击日寇,战死沙场,还有为璧山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红岩英烈白深富、张铭新等烈士,所有这些都是璧山人民的骄傲,璧山人民永铭在心,英烈功勋彪炳史册!
从1927年4月第一个回璧山开展活动的共产党员开始,到1949年12月1日璧山解放,党的组织从无到有,几经磨难,最终建成工委1个,特支3个,支部13个,直属党小组2个,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共有党员123人。
(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