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9日上午,全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暨璧山干部大讲堂在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区委书记蓝庆华以《璧山科技创新的逻辑与路径》为题,从“科技创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三个层面,为全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区政协主席何平、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巡回指导七组组长雷晓玲出席。
在近两个小时的党课中,蓝庆华以系统的思维、宏观的视野、丰富的案例,透彻解读了璧山科技创新“怎么看”“如何办”等问题。
整堂授课立意高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党课,也是一次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延伸解读。
授课中,蓝庆华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10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依靠科技创新不懈奋斗,实现了一个个“能”、一个个“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针对科技创新是什么,蓝庆华指出,科技创新应该把科技和创新两个词分开来解读,科技主要指科研开发,追求的是“从0到1”的原始突破,实际上就是“钱变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把资金变成一篇篇论文,诞生更多原创科技成果;创新主要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从1到N”的裂变过程,实际上就是“纸变钱”,通过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把论文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真金白银的产出。璧山抓科技创新,重点是打通科技向创新转化的通道,把科技与创新更好地连接起来,奔着发展产业的目的去,把出发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生成和培育上。
就为什么要抓科技创新,蓝庆华指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璧山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璧山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综合分析,璧山具有资源富集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良好生态优势、科技创新先行优势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必须抓住用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围绕科技创新具体怎么干,蓝庆华强调,要做到目标精准,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倾力打造科技创新友好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品牌标准诞生地、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做到过程精细,形成科技创新闭环回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大链条”有机耦合。要做到结果精致,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蓝庆华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认真研究把握科技创新的规律,大力培养对科技创新的“感觉”,在科技创新实践中重塑我们的形象、重构我们的能力,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成长为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党员干部。
李金泉、朱朝阳、刘晋、万容等全体在璧区领导;各镇街、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各人民团体、区属单设中学、区管医疗机构、区属重点国有企业、部分市级以上在璧国有重点企业职工代表;部分高层次人才代表、选调生代表和企业家代表;在璧高校师生代表等参加学习。(首席记者 熊浩 记者 曾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