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11月中旬,璧山县国民党军政当局召开党、政、军、参(参议会)紧急联席会议,成立“璧山县城防司令部”,任命吴邦骅为城防司令,胡正刚、刘争环为副司令。城防司令部有指挥全县反共保民军、县自卫队、县警察局、县警察中队、各乡镇联防队等地方武装的权力。
此时,璧山虽然尚待解放,但实际上党组织已经基本掌握和控制了全县的各种武装力量。吴邦骅按照特区工委的指示,严密注视国民党溃军的扰乱和破坏行径,保护机关、档案及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及重要仓库,做好了配合解放军解放璧山,维持地方秩序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城防部队和解放军发生误会,党组织决定让吴邦骅将其队伍转移到大路场。11月27日,吴邦骅以城防司令官名义,下令释放了县国民政府监狱全部在押人犯200余人。当晚,吴邦骅将城防部队60余人带到大路场。
11月28日,吴邦骅奉命在大路场收编了重庆溃退下来的一个交通警察中队。当日晚,吴邦骅率170余名官兵到依凤乡西山山麓一个地名叫“黑林”的地方与胡正刚部会合。29日上午,吴邦骅与胡正刚的两支队伍共300余人,在黑林河坝召开大会宣布起义,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华蓥山游击队渝西纵队”,吴邦骅任司令员,胡正刚任副司令员。当日下午,他们将逃匿在依凤乡的璧山县参议长何能、国民党璧山县党部书记长徐昌梁两人逮捕。其后,吴邦骅、胡正刚又率部拦截、阻击国民党溃军,共缴获敌军长短枪200多支,俘虏200余人。
璧山特区工委书记刘永贵和解放军接上关系后,对“渝西纵队”的情况作了汇报。12月7日,特区工委将“渝西纵队”交与解放军35师进行整编,吴邦骅随即去“西南军区将校研究班”学习。(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