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璧山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6月10日召开。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审议了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重庆市璧山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蓝庆华同志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讲话。
全会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自觉把科技创新放到发展大局中去把握、去谋划、去推动,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聚焦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两大领域,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推动璧山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全会强调,要全面落实推动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迭代升级三个方向精准发力,丰富完善“1+3+N”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璧山、创新璧山”,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秉承建设“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愿景,倾力打造“一城一区一地一中心”,即科技创新友好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品牌标准诞生地和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5年,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创新生态闭环系统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走深走实,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到2035年,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定型,城市能级快速跃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日臻完善,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全会强调,要全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大链条”有机耦合。要推动创新链发展壮大,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加快建设创新载体,聚力发展创新机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产业创新高地。要构筑多元资金链,树立市场化思维,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完善本级资金投入机制,畅通社会资金引入渠道,推动科技与金融共生共荣。要统筹整合政策链,强化创新支持政策落地落细,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夯实人才政策支撑,打破各项隐形壁垒,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全会强调,要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压实领导责任,加快项目落地,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考核评价,调动一切创新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重庆市璧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张玉平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区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张玉平同志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
全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向邦俊同志辞去十四届区委委员职务,决定十四届区委候补委员蒋杭航同志递补为十四届区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于创新、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