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庆北区工委来凤驿支部的创建
1948年10月,来凤驿勉仁小学成立了中共璧山县来凤驿支部,书记丁清赋,党员有丁清华、曾思慈(亦名曾维廷),属中共重庆市北区工委领导。
1945年,丁清赋在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读书时,与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取得联系。1946年,丁清赋和丁清华、曾思慈(当时三人均未入党)数次前往重庆七星岗,向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负责人刘光、赖卫民等汇报璧山的情况,并接受党的指示,在璧南一带宣传党的主张,做群众启蒙工作,同时担负《挺进报》的发行工作。丁清赋从川东邮局发行人游揖手中领取《挺进报》后,交给曾思慈带回璧山县石龙乡发给一些可靠的青年读者阅读,于是《挺进报》在璧南秘密传开。是年10月,经丁清赋介绍,由曾思慈直接从游揖手中领取《挺进报》,并负责璧南一带的发送任务。
1947年下半年,丁清赋去江北县复兴场莲华中学教书,1948年2月,经钟歧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上学期,莲华中学校长、地下党员王朴被捕,该校地下党员逐步转移、疏散。临放暑假时,重庆北区工委书记齐亮(又名李仲伟)通知丁清赋回璧山开辟工作,发展党员,建立联络站,受重庆北区工委钟歧青领导。
丁清赋回到璧山后,在来凤驿私立勉仁小学任教,同时着手发展党的组织,特意对时任石龙乡中心校校长丁清华、健龙乡曾思慈进行培养,经钟歧青到来凤驿审查后,由丁清赋介绍,将丁清华、曾思慈吸收入党。随即钟歧青宣布成立“中共来凤驿党支部”。由于钟歧青远在重庆,不便领导,支部建立后不久即将组织关系转到巴县,受白市驿含谷场的刘道奎领导。支部成立后,按照上级指示,大力培养积极分子,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活动,筹备开办了一个小商店,作为党的地下联络站。
1949年11月30日上午,丁清赋在返回石龙乡老家的路上,遇见准备从江津到璧山来凤驿拦截国民党败军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军询问丁清赋知不知道去来凤驿的路,丁清赋爽快地回答“非常熟悉”,并主动将解放军队伍带到来凤驿场口后,又立即到勉仁小学把解放军已经到了来凤驿的消息告诉了在校老师,于是大家立即动手筹办欢迎解放军的准备工作。
以白深富为代表的璧山籍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培养进步力量,发展党员队伍,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后期,璧山党的组织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为迎接璧山和平解放,配合政权接管积蓄了力量并提供了政治保证。
(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