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早,八塘镇扶贫办主任袁晓斌就开始忙碌起来。
“马上要到敢英村去,我联系的那户脱贫户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得去看看。”说话间,袁晓斌已走出门。
2018年6月,袁晓斌被组织任命为八塘镇扶贫办主任,这一年对袁晓斌来说格外特殊。
大儿子即将参加高考,小女儿刚满岁。一面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路口,一面是组织的殷殷嘱托。“别担心,放心去,家里有我。”在妻子的支持下,袁晓斌毅然接下重担,投入到工作中,下定决心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不到半年时间,袁晓斌走访了当时全镇110户、247位贫困户,详细了解每户的致贫原因,对没有在家的也会逐一打电话询问,绝不漏掉任何一户,并根据每户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事一议”“一户一策”帮扶方案。
工作过程中,袁晓斌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应该与扶志、扶技相结合。
经镇党委、政府调查研究,该镇出台了“事前奖补政策”,购买鸡、鹅、羊、猪等都有相应补贴,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此外,袁晓斌和帮扶小组的同事还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小额贷款政策,为群众在家门口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八塘镇智灯村6组的骆君伍就是受益者。骆君伍因患有疾病,只能干轻农活,袁晓斌便鼓励他养鸡鸭,在扶贫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骆君伍还在家附近的蔬菜基地找了个打工的活。
“今年打工加上出售的鸡鸭,挣3万元不成问题!”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骆君伍就笑得合不拢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袁晓斌认为,除了“思想扶贫”,还要在“技术扶贫”上下功夫。
该镇五龙村5组村民甘昌海2015年因房屋被意外烧毁,家中积蓄全部用在修缮房屋上,导致生活困难。袁晓斌了解情况后,为帮助甘昌海重拾生活信心,积极鼓励他贷款发展种植业。
本就勤快的甘昌海种起了姜、芋头,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本金。尝到甜头后,袁晓斌又让甘昌海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从家徒四壁到产业致富,甘昌海年收入达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高山地段群众解决饮用水源难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袁晓斌心中时刻挂念着群众,他对脱贫攻坚工作一丝不苟,对自己却“马马虎虎”。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袁晓斌深知责任重大,这年年初,他被诊断为腰椎严重失稳,腿脚麻木,连走路都困难,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年4月入院治疗,不到一个月又回到工作一线,一直坚持到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
“用心服务群众,为民谋取幸福,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袁晓斌说。
(记者 何燕雯 见习记者 杨翕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