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怀明(1913 ~ 1958),男。原名廷泽,后改名怀明或怀民,字德馨。 1913年4月13日生于璧山县蒲元乡第九保石岗子(现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龙井湾村),毕业于成都光华大学经济专修科。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病逝。
1.走向革命
1931年秋至1934年夏,荣怀明在璧山中学初24班读书并肄业。1937年春考入成都天府中学,就读于高13班。1938年冬,经同班同学邱肱良(又名邱圃、邱昆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在天府中学支部,雷在新是党小组组长,同支部的党员有曾昭华(曾德蓉)等。荣怀明所在党支部的成员经常和另一个党支部的天府中学同学陈湃,一起参加党领导的政治活动。1939年冬,荣怀明从天府中学毕业回家,其党组织关系由川康特委转到川东特委。
1941年春,荣怀明到江津双河乡中心校以教书职业做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此时双河场的特支书记是文静吾(文克勤),荣怀明的组织关系转到了双河特支。
1941年秋,双河特支撤销,荣怀明离开中心校回到璧山,并介绍文静吾来到璧山县蒲元乡,在其堂兄荣时亮家做家庭教师。荣怀明自己则经组织批准,去成都光华大学经济专修科读书,按照转地不转党的原则,其组织关系仍在文静吾手里。
2.创办学校建据点
1942年春,巴县县委撤销,文静吾直接受巴县中心县委书记肖泽宽领导,他便将原受巴县县委管辖的、包括荣怀明在内的一部分党员交给文静吾联系。因时值第二次反共高潮,党在国统区的环境日益恶劣,上级决定文静吾住在璧山,但不开展工作。所以,他虽为党组织负责人,却未建立和发展组织,只是与荣怀明保持单线联系。
1943年夏,荣怀明从成都光华大学毕业还乡。经过与文静吾研究,肖泽宽批准在璧山县建立一个革命据点,即在蒲元乡第九保石岗子,创办“璧山县私立启明小学”,并由荣怀明任校长,文静吾任教导主任,地下党员王秉楠夫妇任教师。
1944年初,巴县中心县委派文静吾、王秉楠回长寿县开展革命活动。文静吾将他负责联系的党员全部上交给肖泽宽。从此至璧山解放,荣怀明的组织关系一直在肖泽宽手里,仍是单线联系,并受肖泽宽直接领导。(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