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无限好,策马疾蹄时。日前,记者从璧山高新区管委会获悉,一季度,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速48%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延续1-2月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速20%以上;预计实现战略新兴产业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150%左右,实现数字经济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120%左右;预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23.8%左右,其中工业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53.8%。
一个个亮眼数字背后是璧山高新区不负春光、只争朝夕的决心与干劲。新一年开启以来,璧山高新区铆足“牛”劲,抢速度、提效率,开足马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秉承“科技璧山、创新璧山”理念,璧山高新区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正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今年以来,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获批市级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新型显示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重庆市第七个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庆力合清创科技孵化园等三家孵化器获评为市级孵化器,引进戴尔-重庆创新中心、创业黑马等产业创新孵化平台。臻风、赛亿2家企业获评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万泰公司获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康佳电子信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庆大学-璧山高新区多学科交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招商引资是发展的生命线。
一季度,璧山高新区对接脑陆科技、重庆车检院、博乐工业设计等项目42个,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智能装备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总投资291亿元。签约比亚迪动力电池扩能、中科曙光、嘉陵特装等项目17个,总投资额208亿元,年产值145亿元。
在项目建设方面,开工少海汇、瑞君香等项目10个,竣工投产统一、天钧等项目12个,市外资金到位48亿元。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
项目推进需要空间支持、资金支撑、用能供给,因此,要素保障是关键。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进入2021年以来,璧山高新区始终紧扣发展大局,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把保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有效破解资源要素瓶颈,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发展,攻坚克难,履职尽责,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一季度,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完成中小企业集聚区北部片区控规编制,持续推进高铁片区棕树湖公园等片区规划编制,谋划高新区南部片区2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完成405亩土地出让、211亩土地划拨、500亩土地平场,为项目用地提供保障。完成东林大道南延段建设及云巴三权移交工作,启动青杠经济适用房、拓展区片区道路、中小企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家园(二期)、大兴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及铝山路西延段等2条道路建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璧山高新区正在成为开发、投资、兴业的一片沃土,与全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抓项目,就要抓进度。璧山高新区以“保姆式”“店小二”的服务态度,营造出“亲”“清”政商关系。
今年以来,完成《璧山高新区服务企业系列措施汇编》,指导企业服务工作上台阶。召开4期“周二早餐会”,为18家企业解决问题9个。比亚迪商业集市已于3月1日开市投用,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生活,帮助企业稳定用工。落实重点企业职工公租房保障,为33家企业分配公租房264套。落实审批代办制度,新签订代办协议9个,为企业办理建设手续24项。八大资金池为区内20余户企业提供各项融资共计3.04亿元,储备融资项目逾0.7亿元。大力开辟区外人力资源市场,赴四川广元、綦江等地召开9场现场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888人;与中高职院校合作,为企业输送实习生700人;配合区就业人才中心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15场,达成用工意向1000余人。
最是一年好景时,璧山高新区把握新常态,全力抓创新、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必将在发展的制高点抢占先机、赢得未来。(首席记者 熊浩 谢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