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有成效,1至3月全区吸引投资186.69亿元 璧山紧抓“四个转变”,让“哨声”更响亮企业
2021-04-16
来源:


城市公园为璧山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璧山区首辆新冠疫苗移动接种巴士开进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记者 谢捷 摄)


小区内的城市生活馆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除署名外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21年的脚步刚刚迈过四分之一,璧山区传来好消息:1-3月,全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总投资186.69亿元,其中,包含比亚迪、中科曙光等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战兴领域知名企业。

  为何选择落户璧山?因为近年来璧山区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自2019年5月起,璧山大力推进“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以来,该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企业呼声为企业哨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企业多动嘴少跑腿、部门多办事少门槛正成为现实。

  两年来,该机制线上线下累计收集企业诉求问题 4233 个,其中直接解答解决2977个,通过跟踪督办系统等方式有效协调解决1256个。企业知晓率、接哨率、处置率、过程责任不落实查处率、回复率均达100%,办结率、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9%以上,得到了在璧山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何再接再厉把璧山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为全市其他地方营商环境改善提供借鉴?两年来,璧山以“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为基础,着手制定并推进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从多个环节打造政企互动2.0版本。

  据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版本的打造全面对标企业和群众需求,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和群众点菜”,从“我要怎么办”到“服务对象要我怎么办”的转变。具体如何做到的?

  从收上来到沉下去

  打造“三位一体”

  全覆盖联系畅通受理渠道

  一期动力电池生产线(20GWh)建成投产,二期(15 GWh)今年二季度开建,达产后产值将实现300亿元。同时,比亚迪智汇绿色交通研究院、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等项目相继签署合同……这是比亚迪落户璧山以来投资不断“加码”结出的硕果。

  “比亚迪为什么在璧山一期、二期不断地投,就是因为璧山政府的主动服务变得越来越好。”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感叹,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沃土。

  该负责人的感叹落实到细节中更为具体。就在今年初,随着比亚迪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职工大幅增加后,与之相对的周边配套服务还没有兴起,餐饮、消费等服务业严重缺乏,成了难题。好在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璧山高新区通过企业“直通车”第一时间发现了情况,并通过企业诉求“马上办”工作小组迅速落实解决。如今,走到比亚迪一期项目所在的比亚迪大道西延段,临时设置的商业集市正让周边职工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

  而高新区“马上办”服务企业解难题,只是璧山区持续优化“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服务企业“后半程”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区在1.0版本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电话、座谈、走访三大渠道,已形成了全覆盖联系企业机制。在该机制中,各镇街、部门负责联系各自服务的市场主体,通过将线上线下收集到的企业的困难和问题统一归集,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解决步骤、考核评分等内容,形成全流程、全链条的闭环回路,确保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这样一来,不再是企业家有困难找政府,而是政府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各部门的干部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这样的营商环境,更能让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创新、发展。”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跟着走到奔着去

  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帮扶为企业保驾护航

  “我们想到的问题政府帮着解决了,没有想到的问题政府也提前帮着准备。”说起这两年的发展经历,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历历在目。面对企业发展融资需求,2019年至2020年,该公司先后多次申请璧山“信用贷”并获得贷款,已累计获得“信用贷”支持18000万元。

  “多亏有了信用贷,不但极大地帮助和解决了公司在上市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充足的资金帮扶更让公司搬迁到了新的生产办公场所,生产场地也较以前扩大了数倍。”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宇海精密已实现营收近4亿元,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成上市。

  首先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2.0版本坚持“共性+个性+重点”分类施策模式,正从过去的跟着问题走转向奔着问题去,持续夯实营商环境根基。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停车难等“面上问题”,该区探索建立为中小微企业增信新机制,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就餐时段规范临时停车等举措,建立“面上问题”长效解决机制;针对个性问题,该区则按照“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要求“一对一”联点帮扶,一企一策定点解决。

  “其次,自‘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启动以来,我们对收集问题进行了集中汇总梳理,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主要集中在人和钱两个方面,其中人才的问题占到60%,资金的问题占到了40%。”据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过去两年来该区持续在做强人才支撑,做优金融服务上下功夫。

  其中,在优化人才供给上,该区倾力构建“1+2+4+N”引才平台,持续强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积极举办企业人才沙龙、高层次人才培训等专题活动,形成了引才、育才机制;在强化金融服务上,立足原有七大资金池,创新搭建了璧山信用金融服务平台(璧信融),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融资信贷信息融合,打通政银企信息“高速路”,完善中小微企业“画像”,为中小微企业打造专属增信数据风控模型,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放贷和担保的风险,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从引进来到留得好

  立足“营商转变”,创优服务打造安商软环境

  “现在不但企业发展能吹哨,个人生活也有响应。”4月12日早上,家住秋实学府小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向小区内城市生活馆订购了一次家政服务,不一会儿,从生活馆出发的家政人员就到了该企业负责人家中开始打扫卫生。

  “实在是太方便了,特别是对我这种平日工作繁忙,孤身一人在璧山工作的外地人来说,既省心又省力。”该负责人对这种贴身服务赞不绝口。

  让社区生活软环境成为营商硬支撑,让企业家把视线更专注到企业发展上来,实现安商稳企。

  两年来,璧山将实施“生活馆”及托育场所等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工作,积极融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体系,正着力于补齐“小区党建、小区管理,小区生活、小区服务”这一链条中的“小区生活与服务”重要一环,通过创新打造“小区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现对 “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据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行动试点中,城市生活馆将按照“每万人一个家政服务网点”的标准,在全区建成20 个服务网点,植入快递、干洗、小超、展示、配送等业态,承接就业推荐、家政培训、社情民意征集等服务。同时城市生活馆将和“城市生活网”相融合,并对标线上14大类167小类家政服务业态,以及小区党建、小区治理、生活缴费、田园乡居、养老托育、同城配送等功能板块实现线下接诉。

  “群众、企业家一旦遇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城市生活馆进行吹哨反映。”该负责人介绍,吹哨主体(即各政府部门)则可以结合城市生活馆反馈,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研、召开会议等方式建立小区问题和诉求收集的完善机制,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和诉求,建立工作台账。最终经小区——村(社区)——镇街三级工作联席会筛选后,确需纳入吹哨解决的问题和诉求,实现诉求研判、交办。

  “未来,璧山还将围绕‘一键搞定、一网打尽;线上呼应、线下响应’持续做出文章,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业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筑就乐业、兴业、创业热土。”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外优化到内改革

  紧抓“自我革命”,刀刃向内从机制上谋突破

  创新一项机制需要好久?璧山给出的时间是20天。

  今年年初,一家家政服务企业落户璧山,拟多家分店同时布局开业占领市场优势。但摆在企业负责人面前的第一道关口就是营业执照的办理。“按照规定,一个营运场所就需要一张单独的营业执照。我多个分店一起开,相关证照跑着麻烦不说,还浪费时间成本。”该企业负责人一度为此十分烦恼。直到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部门发起了吹哨才迎来了改变。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璧山区营商环境办会同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联席会议办公室,第一时间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了线下营运网点证照办理和验收协调会。通过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等单位积极参与,在遵循政策法规精神前提下,该区借鉴运用全市已推行的快递行业“一照多址”模式,推动“城市生活馆”和托育场所等线下营运网点实现了“一照多址”办理,对连锁营运网点同步列入证照备案范围。

  “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问题,这样高效的政府真的让企业老板安心。”如今,已正常开业的家政服务企业负责人对在璧山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这种更足的信心实则来源于璧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魄力和决心。“营商环境说到底还是一个服务的问题,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程度和自我革命精神。要敢于刀刃向内,从制度上创新,从机制上突破,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在璧山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打造“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2.0版本,既要外联也要内畅。

  为此,一系列保障举措出台、落地,为企业服务筑起“保障墙”。

  针对“九龙治水”难题,该区进一步优化了涉企部门内部业务流程。问题诉求经统一收集、精准交办、严格督办,促使相关单位不断提高涉企业务办理效率,优化问题诉求处理流程,职责不明、推诿扯皮、办理拖沓等情况明显减少。

  针对“落实慢”难题,该区创新打造“政务治理网”,拓展督查督办智能系统功能,将区级部门、镇街所有政务管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信息系统,实行全过程自动留痕、关键环节自动提醒、年度考核自动评价的全链条管理,确保政令畅通、落细落地……

  一场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抓紧抓实,行之有力,使得璧山在权力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换取了企业满意度和市场活力上的“乘法”。

  (据《重庆日报》)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