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孩子别怕,阿姨来救你了!” ——记我区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1-04-16
来源:

  “世界这么大,只有我的造血干细胞与这个孩子匹配,今后他就是我的亲人。”4月13日上午11点20分,38岁的张琳(化名)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她的爱心血液化作延续生命的火种,为一名3岁的重度地中海贫血病患儿送去了生的希望。

  天赐的第三个孩子

  张琳是我区某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在2013年的一次献血活动中留下血样,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9年5月,张琳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被告知自己与一名1岁多的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病的孩子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这个消息让她非常激动和欣喜。

  “这个孩子与我的小儿子一般大,想想都可怜。”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张琳能深刻体会到患病孩子父母的心情。

  “我捐!”张琳说,她当时觉得这是上天赐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从同意捐献的那一天起,张琳为了成功实现捐献,只要有空都会锻炼身体,并保持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做好准备。

  爱心之路一波三折

  张琳是重庆第10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我区第2例捐献志愿者。当天,她共捐献了10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看着新鲜的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缓缓流入血袋,张琳在心中默念:“孩子别怕,阿姨来救你了!”

  事实上,张琳的捐献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去年1月,张琳收到采集通知时,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采集工作被暂停。去年5月,采集计划重启后,张琳通过全面体检,完全符合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条件,但小患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病情却反复变化,采集工作再次暂停。

  听到孩子几次在鬼门关前走过的消息,张琳总是暗暗为孩子祈祷祝福。终于在今年3月,张琳收到第三次采集通知。4月8日,张琳开始住进重医附一院,接受连续5天的动员剂注射。

  “每天早晚各注射两次,这样能让造血干细胞‘加班加点’工作,多释放一些到血液中。”虽然张琳常常要忍受药物带来的疼痛,甚至无法入眠,但一想到马上就能救活一条小生命,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捐献行为备受赞誉

  “我们都为张琳的行为点赞。”张琳的同事透露,张琳打动员剂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工作,还专门从医院回来加班,加完班又赶回医院,即使医生告知她最好在家休息一周,可她心里惦记着工作,第二天就投入工作岗位。

  听着同事的夸赞,张琳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身体没有什么异常,在家闲着反而要憋出病来。”

  张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做法,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大女儿细心叮嘱妈妈要养好身体,小儿子奶声奶气地对张琳说:“妈妈,你打赢了怪兽,救了妹妹,是大英雄!”

  “我感觉自己挺幸运的,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张琳告诉记者,如果以后自己身体条件允许,还要继续捐献造血干细胞。(记者 何燕雯)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