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红英 3月10日,大兴镇双柏村4组,脱贫户吴红英正忙着给仔猪打疫苗。吴红英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去年养殖了2头母猪、10几头仔猪、80多只鸡、30只兔,同时,闲不住的吴红英还在镇里的公益性岗位找到一份工作,去年全家收入超过15万元,今年她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家庭收入,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张世前 3月10日,大兴镇莲生村一葡萄园内,脱贫户张世前正忙着给葡萄掐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张世前以前是个“病秧子”,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实现脱贫致富,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果能手”。去年,他又申请了小额贷款,将葡萄扩种至11亩,同时还种植了李子、枇杷和柑橘,全年收入4万多元。

李光财 3月10日,丁家街道三五村一花椒基地,正在修枝的脱贫户李光财谈及近两年生活的变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近几年,李光财通过养猪、鸡、鸭和种植花椒,实现了脱贫,去年,他申请了小额信贷扩大养殖规模,养了20头生猪和200多只鸡,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肖祖禄 3月10日,丁家街道三五村,脱贫户肖祖禄正在用机器耕地,准备栽植黄花槐树苗。去年,肖祖禄除了就近打零工,还养殖了200余只鸡,种植了12亩儿菜和3亩苗木,家庭年收入达8万多元。从昔日村里的“老大难”到如今的脱贫榜样,肖祖禄靠的是多学多问多动手,更是不甘落后、努力摆脱贫困的韧劲。

张顺尧 3月10日,正兴镇卫寺村,脱贫户张顺尧看着一只只鸡拍着翅膀争相抢食的情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张顺尧因病致贫,通过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帮助和自己的辛勤付出,他依靠养鸡和种植柚子树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他养了80多只鸡,还种植了35棵柚子树,种植养殖收成加上儿子打工收入有近8万元,一家人彻底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孙祖飞 孙祖飞是大兴镇朝元村3组的脱贫户,夫妻俩吃得苦,舍得干,通过开垦荒地,种植了12亩红薯,将其加工制作成红薯干再进行销售。由于制作出来的红薯干香甜爽口,深受顾客欢迎,常常供不应求,去年销售收入达4万元。今年,他计划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再购买一台烘干机,把红薯加工产业做大、做好。
记者 周春雷 文/图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涓涓细流汇江河,璧山为这壮举的完成、奇迹的缔造也贡献了力量。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区上下以崭新的姿态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攻坚状态,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统筹推进“战贫”“战疫”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交出了一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彩答卷。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2390户6377人和3个市级贫困村脱贫任务,农村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之初的1.3%降至0.02%以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7174元增加至2019年的11769元,年均增长16%。
“十三五”以来,精准脱贫理念深入人心,“五个一批”引领脱贫致富,众多脱贫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用实干走出贫困,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奋力迈向小康。近日,记者深入基层,走访了部分脱贫户,用镜头记录下一张张笑脸,这些灿烂的笑脸倾诉着喜悦,呈现着幸福,绘就了小康路上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