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4日,我国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剂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为何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产量如何?如何保障疫苗质量安全?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做出回应。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好办法
“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的风险,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这也是我国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策略。
他表示,接种疫苗的人群越多,拥有免疫力的人就越多,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既起到了保护自己与家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保护他人的作用。
“当前各地接种工作以目标人群为主,主要依托所在单位组织集中接种。”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在目标人群集中的地方,各地也增设了一些临时接种点。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电话咨询,询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接种单位。
新冠病毒疫苗生产力如何?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目前已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腺病毒载体疫苗4款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
“我们已经建立了生产供需的动态保障平衡机制,精准测算接种需求、分步实施,实现精准对接。”他说,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也会逐步加大,有信心满足各阶段的需求。
在疫苗流通和使用安全管理方面,国家已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做到疫苗全程可追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如何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安全?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疫苗监管体制,有比较完善的法规法律体系和疫苗的质量标准体系。”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说。
袁林介绍,疫苗的生产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依法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来组织生产。对于已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4家企业,已第一时间组织对企业开展全面系统的巡查检查。
疫苗是需要严格监管的品种,必须通过批签发检验,守住疫苗质量安全,这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生物制品或者疫苗的有效监管措施和有力手段。
袁林表示,目前包括国家级的药品检验机构在内,北京、湖北、广东等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已经完全具备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检验和批签发能力,预计不久还有十几个省级检验机构陆续具备疫苗检验和批签发能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