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市民欣赏观花植物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到一年植树节。近年来,每到植树节,我区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植树活动,或集中,或分散;或在城区,或在镇街。一株株苗木,承载了人们的美好希冀。那么,现在它们长势如何?后期管护又怎样?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访。
种在哪儿?各镇街植树基地
3月3日,记者来到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风雨球场后山看到,山坡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香樟、黄葛树、桉树等挺拔林立。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一下暴雨,山上的泥石就会滑落下来,存在安全隐患。这片树林是2011年重庆大学生秋冬季“植树育人”活动时种下的,共有2.7万株树,占地面积300亩。十年树木,当初的小树已长大,水土流失问题也得到有效遏制。
3月4日,大兴镇船形村义务植树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基地占地面积50亩,主要栽种的是楠木和天竺桂。”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区里会提前分解下达全区植树造林的指导性任务,根据各镇街实际情况做好植树基地选址、规划、选苗、调配等前期准备工作,再陆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各镇街栽种下的林木多分布在城区各公园、各镇街公路两旁、农村荒地。区内集中植树则有计划地引进观花、观果、绿化植物等,在丰富城市植物品种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环境。
长势如何?成活率达99%以上
3月4日,记者在东岳体育公园看到,公园内不少植物用木桩加固支撑,以保证树木健康生长。据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发现树木出现倾斜和倒伏,就会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规范科学管护。
“我们不光要植树,更要关注树苗能否成活,成活率有多少,防止步入‘植树—枯死—再植树—再枯死’的绿化怪圈。”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区栽种的树木长势良好,未发生大面积枯死现象。各镇街也加强了管护,对辖区的树木进行科学的管理维护,大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对于小部分未能成活的苗木,各镇街也会及时予以补充。
据区林业局统计,我区近三年来陆续栽种了3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9%以上。
谁来管护?属地管理提升成活率
据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规定,我区对义务植树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树木栽下后的前4年,学校组织了人员对树木进行浇水和施肥,目前树木根基稳定,已转为常规维护。”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大兴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每年会组织专业人员对义务植树基地的树木进行施肥和除草,以保证树木良好生长。
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确保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单位管好植树活动栽植的苗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苗木成活率,巩固义务植树成果。
记者手记
春风十里,不如植树有你!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时期,我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7%,“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大美意境将进一步显现。
要实现这样的愿景,植树只是第一步,护树才是长久之计。希望的苗木种下了,成活才是最终目的。“属地原则”也好,“挂牌认养”也罢,切实保护好每一棵小树苗,让它们茁壮成长为涵养水土、美化环境的参天大树,才能保证植树不是“过场秀”。
“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愿景需要每一位璧山人深情守护。让植树不仅是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的行为,让护绿成为你我日常生活的基本共识,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家乡的绿化贡献一份力量。春风十里,不如植树有你!
(记者 康思嘉 何燕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