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唯进(1899 ~1978),男。名芝祥,字用常,曾化名林济时。1899年6月18日生于璧山县普兴场笙嘉湾(现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大石塔村5组)。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宣传委员、支部书记、旅外党委书记等职务。1936年10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西欧党组织号召下,化名林济时,前往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任西班牙共和国国民军第35师重炮队指挥部副官和国际炮兵纵队政委。1940年,与苏联籍妻子卡佩娜·谢·安娜一起回国,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从事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空军工程部政治委员、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10月13日在北京病逝。
1.人生第一次转折
以开明思想启蒙谢唯进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谢南舫。谢南舫既是知识分子,也是开明绅士。在清朝末期,他拥护康梁变法,主张维新;在本乡创办新学堂,为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时,结识了许多“保路同志会”的人。谢南舫打破旧习俗的举动,给了谢唯进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影响。1910年,谢唯进进入父亲开办的学堂念书,以勤学著称。
1916年,对谢唯进来说,是一生中的最大转折点。他离开家乡,到上海南洋中学求学。在校期间,当看见租界里横行霸道的外国人与租界门口“狗与中国人禁止入内”的牌子时,重重地敲醒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意识,也领悟到帝国主义者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新青年》和《新潮》杂志里,他看到了一股清新的进步思潮,更是激发了自己追求真理的决心。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各校的学生掀起声援北京的总罢课运动。谢唯进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南洋中学学生推选为学生代表,参加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策动罢课、罢市、罢工、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等运动。运动一直持续到拒签《巴黎和约》,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为止。
2.被同学称为“布尔什维克”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参加这次运动的谢唯进勇气倍增,他决心进一步去寻求国家救亡图存之道。因羡慕西欧的现代科学,向往欧洲战后的革命思潮,1919年10月,谢唯进用“谢用常”这个名字,和李富春、李维汉、张昆第等100多名同学一起乘坐“宝勒笳”号船,从上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去国外就是20年!在这20年里他脱胎换骨,从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蝶变成一位拥抱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1920年春,英文较好的谢唯进,从法国转赴英国伦敦,考入约克哈罗格特学校军事训练班学习。在校期间,他常在校外找些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及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册子阅读,为此,被同学笑称为“布尔什维克”。他还时常阅读报道英国工人运动的报纸,去附近煤矿区与矿工相往来。
1923年春,谢唯进由英国前往德国(途径法国时与周恩来相识,周恩来很赏识谢唯进,送给他一部莱卡相机,谢唯进就用这部相机作为手中的武器,拍摄了大量革命生活、革命斗争、西班牙战争的珍贵照片,这是后话)。战败后的德国,无产阶级革命遭到社会民主党的叛卖未获得成功,而德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继续发展着,斗争甚为激烈。德国的革命潮流吸引着谢唯进,同时也因为有许多国内同学在德国,于是谢唯进便在德国中部的哥廷根住下来,与朱德、孙炳文等人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并一起参加中国左翼学生的读书会。在德国,共产主义的书籍非常容易获得,谢唯进阅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共产国际的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的《共产主义ABC》,后来转入柏林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学习。
1925年是谢唯进双喜临门的一年。这一年,他在思想和信念上有了归属,在孙炳文、董桂阳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而且成为“国际赤色救援会”中的一员。这一年,在家庭里,他的第一任妻子程其英生下一名男婴,取名为罕生。
3.海外从事革命工作
谢唯进的海外革命工作和国内革命是紧密相连的。1925年国内五卅惨案发生,谢唯进等人在德国印发外文传单,邮寄给工会、民主党、社会党、共产党及其他群众团体,宣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情况,发动国外群众支持国内革命斗争,并号召给予援助。
1926年1月,谢唯进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1926年初,遵照党的决定,谢唯进参加了国民党海外组织的旅德支部,直到1927年7月国共分裂为止。在这期间,谢唯进负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党内的党团工作,在国民党内进行反对西山会议派和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谢唯进和共产党分部一起退出国民党,因此谢唯进和其他同志的名字都被国民党列在“共产党罪犯”的黑名单上,并在中国报纸上公布,使他们在海外的工作更加危险。
1926年春,谢唯进在德国柏林体育宫由德共召开的援助中国大革命并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群众大会上,代表中共致辞,讲中国大革命的性质与形势,并将省港罢工委员会及农民协会会旗献给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德共中央主席台尔曼同志。
1928年—1936年,在共产国际主办的国际通讯社中,谢唯进担任关于中国革命运动的报道及专论的撰稿人。通讯社出版的《国际通讯》分别用俄、英、法、德、西班牙等国文字印刷发行,刊载有关各国革命运动的报道及各国共产党指派专人撰写的稿件,以供各国党报转载。谢唯进的工作就是收集国内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革命斗争的材料,以及反映反革命阵营的材料,写成报道或专论,在《国际通讯》上发表。例如1931年2月5日的《蒋介石的剿匪和红军的反扑》、1934年3月23日的《满洲的民族革命解放斗争》、1936年6月20日的《日本强盗进军中国南方》、1936年7月25日的《中国红军和反日联合阵线的奋斗》等。
1929年—1933年2月,他兼任“中国工农通讯社”在欧洲方面用外文出版的《中国工农通讯》的主编和发行人。这个通讯是发给各国共产党、工会、群众团体和它们的报刊的,为它们提供关于中国革命和反革命阵营的消息。
1932年—1933年2月,他还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主办的中国通讯社社长。《中国通讯》面向的对象比较广泛,主要是向民主党派以及资产阶级的报刊供稿,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
1933年初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3月德国大选中,纳粹党获胜,一场政治的血雨腥风开始了。德共中央主席台尔曼和许多党员相继被捕,而此前谢唯进的革命活动已被德国警方注意,并被长期跟踪监视。纳粹党执政后,在中国驻德国使馆的配合下,德国警察加强了对谢唯进的跟踪追捕,形势十分紧张。在德共中央委员会的同意下,谢唯进于1933年8月紧急撤离到瑞士。在“国际赤色救援会”的帮助下,1934年夏,他才在日内瓦合法地安顿下来,被调入德共在日内瓦的一个移民小组。从1934年到1935年领导这个小组,同时也参加在日内瓦的瑞士共产党的工作。
1936年开始在欧洲(巴黎)建立了中国抗日人民阵线,谢唯进是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