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路面坑洼不平,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经过集中整治、提升改造后,再也不用为停车而烦恼了。”“利用闲置空间施划停车位,我们盼了多年的停车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2月26日,记者来到璧泉街道仁和家园小区,几位居民争相介绍一年来小区的新变化,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行走在不大的仁和家园小区内,入眼之处干净清爽,新施划的停车位标线内,一辆辆小汽车整齐有序停放。
据悉,仁和家园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建成至今已有12年,现有住户116户,建成以来一直未施划停车位。
“随着住户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加之小区基础设施陈旧、路面破损、沉降严重,远不能负荷如此多的私家车。”仁和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廖和维告诉记者,居民无处停车,只得将车辆“塞满”小区内的公共通道和消防通道,不仅不利于居民出行,还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
为了改变停车难现状,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并通过在微信群收集意见建议、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将规范停车位放在了小区改造工作的首位。
“占地面积仅16余亩的老旧小区空间有限,如何在现有空间上增设停车位?”这一现实难题摆在了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面前。
思前想后,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最终一致决定通过“业主自筹+街道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改造。
说干就干,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首先将小区的路面进行了平整,同时,在不改变绿化面积的情况下,将花台也改造成了停车场,施划了57个停车位,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停车能力。 “此外,我们还增设了门禁车闸装置,有效杜绝了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抢占原本属于小区居民的停车位。” 廖和维说。
廖和维介绍,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小区内还增设了电动车充电桩,既满足了业主停车充电需求,又规范了不文明停车行为。同时,经常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其自发参与到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动中,为打造和谐有序的小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自从有了党支部和业委会,不仅为我们解决了停车难,还解决了小区各类安全隐患,大大小小加起来都有10多件了,真的是好处多多,改变多多,幸福感多多!”居民徐大妈乐呵呵地说。
现如今的仁和家园,已形成党支部牵头开展自治,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的模式,更是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特色自治之路。
(记者 周春雷 朱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