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记者从区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了解到,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我区将加大对各类重点公共场所的管理,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全区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区委宣传部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节日期间,各影院将持续开展员工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时,将及时如实报告。在经营场所入口处,除配备体温计、洗手液、消毒液、口罩、手套等物资外,还需对大厅、放映厅、卫生间等区域和自助售票机、放映机、桌椅等设施设备实行定期消毒。
前去观影的观众应佩戴口罩,按“1米线”排队购票、观影,查验“健康码”并安排专人对观众进行体温检测。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到提醒、疏导责任,同时做好应急预案,经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停止经营活动。
区交通局
春节期间,出行的市民增多,尤其是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加大。为此,除设置留观区、“一米线”外,区交通局还对客运站、高铁站、地铁站等重点场所中所有进站人员及出行旅客,开展佩戴口罩、测体温、健康查验、长途客车实名购票对号入座等检查,发现发热旅客及时报告、处置。
同时,督促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客运场站公用设施、公共区域及客运车辆、公交、出租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频次,做好从业人员每日健康监测,以保障旅客高效、健康出行。
春运期间,对始发和终到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的省际道路客运班线,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引导相关运输企业暂停发班,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有关区域及时加大消杀力度,降低客座率。
区商务委
逢年过节,必定少不了出门逛街购物。为此,我区要求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购物场所设置“一米线”,做好戴口罩、测体温、保持间距、查验“健康码”等措施,并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杀。
在住宿和就餐方面,全区酒店宾馆将详细登记入住人员信息,餐饮服务单位也将严格控制就餐人数,加大餐桌间距,推行送餐分餐,并配备公筷公勺,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同时,餐饮后厨人员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此外,各场所将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并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疏解采购年货可能导致的人群聚集。”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区市场监管局
针对市民群众比较关心的冷链食品安全问题,区市场监管局一以贯之抓好冷链监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方面,该局督促各相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卫生环境,做好销售场所的日常消杀工作,严防冷链食品带“毒”进入千家万户。
另一方面,该局持续加强冷链食品的日常监督,为辖区156家冷链食品单位和414名进口冷库从业人员建立了动态信息台帐,积极协调开展冷链食品、环境及相关从业人员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检测。同时,组建3个督查组,持续深入辖区156家冷链食品单位对进货记录、销售记录等情况开展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各类风险隐患。
此外,该局还积极落实防疫用品价格监管措施,密切监测涉新冠肺炎疫情广告,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
区文化旅游委
新春佳节,人民群众文娱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 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各公园、景区、KTV、网吧和书店等文化娱乐场所将严格落实消费者“健康码+测温+实名制登记”制度,并做好台账记录。对于体温超过37.3℃或者不佩戴口罩的顾客,拒绝其进入经营场所。各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75%,保证每位顾客的间距至少保持在1米以上,并提醒顾客在场所内佩戴口罩。
在做好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卫生防疫措施的同时,各景区实行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以及节日祈福等群众性活动按要求严格进行审批和控制。此外,超过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订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记者 朱大亮 王锋 周春雷 实习生 黄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