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在璧过年,一样精彩 ——“新璧山人”谈“就地过年”
2021-02-01
来源:

  临近春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

  在我区,也有不少“新璧山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璧山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倡议发出后,这些“新璧山人”表示理解并积极响应“就地过年”。1月28日,记者走近部分“新璧山人”,倾听他们“就地过年”的故事。

  康思嘉(辽宁人):

  “党员干部就应带头‘就地过年’”

  30岁的康思嘉从事的是新闻媒体工作,来璧山已经4年多了。看到“就地过年”倡议后,她第一时间响应,选择留在璧山过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带头做到‘非必要不返乡’,以自身的示范带动更多人,真正让‘就地过年’成为多数人顾全大局的主动选择。”

  “对于春节不能回家,父母也是充分理解这个事情的。”康思嘉说,小而美的璧山,亲切、温馨,让人如沐春风、宾至如归,现在已成为她的第二个故乡。春节在璧期间,她打算走进各大公园、景点,去触摸公园里厚重凝练的碑石,品味墨香润泽的人文气息,感受被花海簇拥的震撼。

  除此之外,康思嘉还准备囤一些烘焙食材、零食,不出门的时候就宅在家做烘焙、美食。

  王燕(四川人):

  “‘就地过年’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负责”

  26岁的王燕在我区一家物业公司上班,来璧山工作两年了,她现在已经融入当地生活,加入“璧跑团”,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临近春节,她时刻关注着全国疫情的最新消息,特别是四川的情况。“看目前的形势,春节我不会回去了。大家辛苦坚守了一年的抗疫成果来之不易,疫情防控工作不仅靠国家,更要靠每一个人。”

  “‘就地过年’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负责。”王燕说,“就地过年”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在这个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时候回家,带来的可能不只是温情,还有跟踪而来的病毒。

  “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是挺遗憾的,但是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可以选择通过手机视频与家人‘云过年’,一样能表达爱意。”王燕表示。

  刘克坚(河南人):

  “想多挣点钱让日子更好过”

  34岁的刘克坚在我区一家五金电子厂从事管理工作,他来璧山已经两年了,妻子靳大雲也在同一个厂工作。每年春节,刘克坚夫妻俩都会回老家,与父母和小孩共享天伦之乐。考虑到疫情形势,今年夫妻俩临时改变了主意,选择“就地过年”。

  “今年厂里好多人都选择了‘就地过年’。其实‘就地过年’也挺不错的,这样不仅可以为家里节省一大笔费用,还可以领到政府为我们这些外地员工发放的‘留岗大礼包’和厂里为我们准备的‘留岗大礼包’。我现在就想趁自己年轻多挣点钱,让家人的生活水平更高一点。”刘克坚说。

  “离家一年多了,肯定牵挂老人和小孩!好在现在通信网络很发达,隔着手机屏幕一样能面对面交流。”对于春节不能回家,靳大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街头采访中,不少“新璧山人”表示,虽然疫情打破了他们的回家计划,但只要心中有爱,在璧过年,一样精彩。

  (记者 周春雷)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