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被称作城市的“血管”,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其健康程度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
1月29日,我区城区排水管网整治工程正式完工。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以来,总投资约16亿元的城区排水管网整治工程历时一年半,通过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进一步减少溢流混流,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居民居住环境和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改善。
民生工程,出发点在顺应民心。工程越是投资大、战线长,越是要建设成经得起时间沉淀和人民检验的放心工程。排水管网改造整治工程建设者们发扬城建“铁军”精神,在做好防疫、质量、安全等工作的前提下,施工人员倒排工期、精心组织、昼夜奋战,掀起了“攻坚会战”的建设高潮。同时,设置施工围挡,整治扬尘污染,降低噪音干扰,及时回填路面,最大限度减少对商户经营、市民出行、城市环境的影响。让民生工程只给生活添彩,不给百姓添堵。
民生工程,关键在民众支持。施工对过往行人、周边居民和路旁商户或多或少带来了影响,但市民希望看到更加山青、水秀、城美的璧山,对于暂时的不便表示理解,(下转4版) (上接1版)并认识到排水管网整治工程是完善城市基础建设、解决城市防洪内涝、消除黑臭水体的治本之策,是一项功在当下的民生工程,更是惠及长远的民心工程。工程的顺利完工,离不开全区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仅让城市“血管”更畅通,也让城市“心态”更包容。
民生工程,落脚在共建共享。借助排水管网智慧管理平台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我区创新对管沟开挖、管道铺设、管沟回填实行“三次验收”程序,即若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将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返工整改,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是我区加强管控,确保民生工程质量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区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孝心食堂等诸多民生工程正在进行,未来还将实施更多民生工程,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真正实现民生工程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让我们遵循“儒雅璧山·田园都市”的愿景,聚焦群众需求,把提升城市品质摆在重要位置,让城市更宜居宜业宜游。
(康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