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人勤才能脱贫致富” ——健龙镇弥勒村贫困户夏发强的脱贫故事
2021-01-27
来源:

  “现在政策那么好,谁愿意当贫困户?靠着自己的双手劳动,日子才过得踏实。”这是夏发强脱贫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夏发强是健龙镇弥勒村的村民。早几年前,村里的邻居说到夏发强,都说“他是出了名的懒”“地里的庄稼靠天收”。而现在,谈及夏发强,周围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称赞他“变得很勤快”“肯干、能吃苦”……

  2017年12月,通过精准识别,夏发强一家被纳入建卡贫困户。“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命中认贫。如果你没有了志,那么贫困肯定会与你左右相伴。”帮扶干部多次苦口婆心地开导让夏发强深受触动。

  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夏发强决定发展养殖产业,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可以申请产业发展贷款,用贷款来发展养殖!”好在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好消息。

  说干就干,夏发强果断申请了2万元资金,并用这笔钱买来了200多只鸭子,开始发展养殖。

  “我既然决定要做,就不能再懒散下去了。”每天早上六点,夏发强和妻子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鸭子添谷子、喂食。等喂完食后,夏发强又拿起竹竿将200多只鸭子赶往不远处的田间,由此开启繁忙的一天。

  看着鸭子一天天长大,夏发强心里乐滋滋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鸭子莫名地患上了病开始死去,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毫无养殖经验的夏发强开始“寻医问诊”,通过向有养殖经验的村民请教,积极参加种养殖技术培训,夏发强慢慢摸索出了养鸭的门道。

  2019年7月,夏发强的鸭子终于达到了出栏标准,可当年肉鸭的市场价却比往常低了很多。这一轮养鸭后,夏发强损失了近万元,整天愁容满面。

  “你是建卡贫困户,养鸭规模达到了200只,政府除了给你补贴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还会额外给你1000元的奖补,你现在又有了养殖经验,千万不能退缩。”正值夏发强一筹莫展之际,帮扶干部又带来了好消息。经过深思熟虑,夏发强和妻子决定利用这笔额外奖补来养殖肉兔。

  接下来的日子,夏发强夫妻俩小心翼翼地照看着买来的16只种兔,每天打兔草、喂兔食、做清洁,密切关注着兔子的生长。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肉兔很快就出栏了。

  养殖肉兔获得成功,夏发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于是趁热打铁又养殖了20只鹅和30只鸡。看着逐渐扩大的养殖规模,回忆自己从无到有、从懒到勤的这一路,夏发强对未来更加坚定了信心。(记者 王淼)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