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璧山:解放思想抓“三变” 试点改革结硕果
2021-01-08
来源:

让资源变资产,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东,这是“三变” 改革发展之路,也是璧山乡村振兴之路。纵观璧山发展历程,任何一次变革、进步无不以思想启蒙、思想解放为先导。实践无数次证明,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

  1月3日,丁家街道石垭村民宿项目又迎来大批游客。该民宿项目自开业以来,每个周末都要接待上百人,村民感叹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曾经几何,地处璧南的石垭村,受地理条件限制,农民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群众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该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回望过去,不难发现,石垭村的变化得益于大胆的尝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突破。当地村民以土地、农房入股,将闲置农房、土地和风光都变成了吸引游客的生态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6月,区委书记蓝庆华在丁家街道调研指导工作时,作出了在丁家街道莲花坝村和石垭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用好“三变”改革这个关键一招,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规范化、规模化打造高端园林酒店、园林民宿,让乡村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地方。

  紧接着,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全会深入分析璧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出“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担当作为”的号召,提出“在践行‘新使命’、把握‘新方位’、顺应‘新变革’、扛起‘新担当’上解放思想”的要求。

  自此,一场深层次的“头脑风暴”迅速席卷璧山大地,我区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开展丁家街道石垭村、莲花坝村等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石垭村依托苗木基地、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组建农房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民宿经济,吸引市民由旅游变旅居。集体资产盘活了,土地和劳动力价值得到了释放,石垭村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新路。如今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一穷二白的石垭村,被打造成集田园观光、农事休闲、民宿接待、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发生变化的不只有丁家街道石垭村。在正兴镇沙塝村,农民以土地、房屋,集体以配套基础设施入股农业公司,合营打造了“花田牧歌”主题观光园;来凤街道来凤村采取以承包地入股,以集体土地修建停车场、门面房、综合农贸市场等,通过收取土地入股租金、经营物业等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去年以来,我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发展乡村经济,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地”“钱”“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促进了农民增收、生产增效和生态增值,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推动解放思想再出发,勇立时代潮头,既大胆向前,又脚踏实地,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奋力谱写璧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璧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记者 曾清龙)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