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龙镇以“三社”融合为契机,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当地政府服务能力,不断壮大农村小产业、集体经济组织,为当地百姓致富增收实践出一条踏实放心的好路子。临近年末,该镇画眉村的支部书记王小琴比平时更忙了一些,因为村里乡亲们种植的柑橘又到了成熟采摘的时节,王小琴一大早就开始在村里各种植户的果地里来回转悠,了解他们采摘人手是否足够,收成、销售情况如何,把每一个种植户的情况都掌握清楚。
“咱们村的种植户比较多,现在壮劳力少了,采摘的时候找不到足够多的人手,柑橘调到树下烂掉,很可惜,收入也会少一些,我们随时了解情况方便临时安排人手。”王小琴告诉记者。据了解,画梅村目前开展柑橘种植的有380户,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户,种植面积300余亩,年产量约30万斤。望着挂在枝头的柑橘,农户们都盼着能够早日卖个好价,尽快变现,画眉村以村综合服务社为基础,通过跟第三方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利用村村旺网络推广平台,发布村里种植户们的供需信息,这样一来,村里的产品和外面的市场就快速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王小琴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农村综合服务社,全村1700多户按照自愿的原则入股,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轨,我们准备打造一个以画眉村农副产品的地域品牌。
农产品讲求新鲜高效,越快将产品送达客户,就越能减少损耗,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针对这个问题,画眉村综合服务社通过协商,跟镇上一个名为妈妈驿站的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凡是画眉村的农产品,驿站采用最优惠的价格进行物流发送,而源源不断增加的客户也为驿站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实现了双赢。
“像这样一包农产品,送到成都或则其他地方,一般的快递公司少说也要100块钱左右的运费,而我们驿站可以给画眉村的产品最大的优惠,能节约40多元。”妈妈驿站的负责人小凌告诉记者。
除了柑橘种植这个产业,综合服务社还聘请区内相关技术专家定期为农户培训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回乡技术型带头人开展生产,带动全村90多户村民从事折耳根种植,一年能带来30多万的收入,下一步,该村将以综合服务社为主体,扩大折耳根种植规模至150亩,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持续改善当地村民生活。(记者 张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