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作为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的巨大冲击,助力服务业企业共渡难关,持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政策环境优化、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等,不断培育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蓄力向好态势,担当起经济回暖“助推器”。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2.4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疫情冲击下彰显优势和潜力,实现增加值5.4亿元,增长4.7%。
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我区先后对接了宝腾生物、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学院、新尚集团数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50余个,签订国科量子、虎峰·云端康养运动基地等1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到位资金2.8亿元;开工建设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新加坡国际酒店、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等项目,总投资47亿元;加快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璧山游客中心等38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古道湾公园、双凤公园、城市提升工程将于年底前建成投用;投产运营璧山游客之家·好礼体验馆、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等21个落地项目;达产重庆两山生态研究院等项目,入驻金融街的金融机构达23家,国庆“1+3”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
数字赋能方面,我区前瞻布局5G、天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成投用949个5G基站,提速建设成渝干线,部署全国量子安全托管运营中心;投用“城市政务网”“城市治理网”“城市生活网”,实施旅游移动大数据平台、雪亮工程、智慧河长、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项目,建设“一老一小”友好城、创新创业青春城;15平方公里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已完成展示中心、孵化中心土地招拍挂,正在加快建设龙梭山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10平方公里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已开工建设首期2平方公里,正推动新尚集团数字产业园、新加坡精工集团、玉泉湖国家级数字娱乐产业园等项目尽快落地达产。
优化环境方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亿元、特别国债3.5亿元,融资到位资金12.1亿元;开展都市田园产业生态区、西部(重庆)花卉苗木市场等10个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521.5亩土地征收工作,完成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里程1.6公里、管网5.8千米;中新合富基金已对宜生健康进行3036万元股权投资,正在推动绿蕴基金增资城市政务网、国科量子项目建设;参与组建100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母基金、10亿元久有基金、20亿元康养基金、10亿元孵化基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领域,引导优势产业有效落地。(记者 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