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 ——区总工会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略
2020-12-14
来源:

五年来,发放各类慰问金280.95万元,走访慰问一线、困难职工等4934人次;

  五年来,助学救助活动发放助学款158.98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365人次;

  五年来,发放医疗、生活等各类救助金162.71万元,救助331人次;

  五年来,帮助追回职工经济损失522.75万元,开展法律援助356人次;

  五年来,全区建档困难职工从717人逐渐减少至48人……

  近年来,区总工会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神,紧扣工会主责主业,深入落实“四个一批”,实施“七个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工会帮扶工作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这一串串承载着“娘家人”情怀的数据,背后正是每一位受益职工开心的笑脸。

服务阵地“遍地开花”

区总工会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今年9月初,正值各大中小学开学期间,位于璧城街道民主路的璧山区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面带憨厚拘谨的笑容,对着工作人员连连道谢:“娃儿能正常上学,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原来,这名男子名叫陈平全,是一名环卫工人,自身患有尿毒症,妻子早年下岗失业,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今年,孩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这本应高兴的事情却因为学费没着落,让整个家庭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平全看到职工服务帮扶中心,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询问,工作人员随即热情地为其登记了信息,经过调查核实、信息比对等程序,陈平全于8月底正式被纳入建档困难职工,并为其提供了6000元的助学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别的我都不在乎,就希望孩子有出息!”情到深处,陈平全激动得流下眼泪。

  而这仅是区总工会利用服务阵地,为职工脱困解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有效延伸和拓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触角和空间,区总工会积极构建服务站点网络,用心用情做好区职工服务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并下设16个服务站,进驻15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站,开展日常帮扶等工作,让辖区职工服务工作无盲点,职工处处能找到“娘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站点中专门设立了法律援助室,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轮流值班,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解答、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合法利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区总工会还分别在文星路、秀湖公园、枫香湖儿童公园等地打造市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2个、区级“爱心驿站”1个、“建设者之家”爱心驿站1个,并联合区城管局在城市公园、公共厕所等地打造了12个“劳动者港湾”,为广大劳动者提供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场所。

  区总工会依托“遍地开花”的服务阵地,全方位、全时段打造帮扶服务品牌,近年为户外劳动者“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共计4250人次,送出价值8.8万元的药品及慰问物资,职工们归属感、幸福感愈发强烈,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信得过、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送温暖进千家万户


工作人员指导职工填写申报资料    

  “最近身体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今年春节期间,区总工会深入重庆金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山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走访慰问建档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困难民营企业职工等,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和新春祝福。

  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与职工及其家属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身体状况、子女教育等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所需、所难、所盼,共同商讨解困方法,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用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如果不是你们,我真的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困难职工黄明现因丈夫双目失明,母亲患癌,生活的痛苦和重担几乎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无法喘息。面对工作人员的关怀,她颇为感动。

  到基层去,到困难职工家中去。区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把送温暖工程打造成为职工排忧解难的“暖人心”工程,送慰问到岗位,送关怀到家庭,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让广大职工体面工作、尊严劳动、快乐生活。

  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会的事。区总工会努力在“谁来帮”“怎样帮”上想办法,全面整合辖区各界资源,与区中医院、城北小学、正则中学、大型连锁药房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爱心医院、爱心学校、爱心药房,为全区困难职工、劳动模范提供一卡通(爱心卡)的优惠服务。

  此外,区总工会特别成立了“爱心志愿队”,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政策讲解、理发、护理等服务,共同凝聚起脱困解困强大合力。

  常态化救助让工会的爱心浸润着困难职工的每一天。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区总工会依旧活跃在基层,及时了解每一名困难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开展线上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应急帮扶,先后为47名在档困难职工发放特别生活救助金9.4万元,对217名因疫情影响低收入职工及1名感染新冠肺炎职工发放温暖慰问金6.56万元。

精准识别对“症”帮扶

  57岁的程国普是重庆榄菊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工,妻子腰椎不好无法干重活,每月2000余元的工资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去年,妻子又被诊断为乳腺癌,彻底打破了两人平静的生活,治疗不仅花光所有积蓄,还欠下10万元的外债,每月高昂的化疗、药物费用更是犹如巨大的乌云,深深地笼罩在整个家庭之上……

  无独有偶,44岁的谢兴敏在重庆金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自身腿部患有残疾,丈夫因病下岗后无固定工作,家中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2500元的微薄收入远远无法支撑家庭日常开销……

  面对一个个“失去往日温暖”的职工家庭,区总工会及时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为程国普夫妇办理了职工互助保障,并送来了生活救助金、医疗救助金47300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谢兴敏累计获得了工会提供的残疾人特别救助金、生活救助金、助学金等37700元。在困难职工最艰难的时候,区总工会干部总会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职工群众,满怀深情你就能做好工会工作。”一名基层工会干部如是说。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的贫困问题呢?瞄准贫困原因,开对脱困“药方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救助到“滴灌”式精准帮扶,区总工会把“精准”二字贯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全过程,对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根据致困原因和困难程度进行分类建档,严格落实“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助学救助”“残疾人精准帮扶”“肾病综合症困难职工家庭精准帮扶”“住房租金补贴”等各类救助制度,最大程度保障每位建档困难职工都能享受到不同类型的项目帮扶。

  自2017年起,区总工会还将建档困难职工纳入职工互助保障,累计为435人次建档困难职工购买了职工重大疾病保障,实现工会帮扶由临时救助向长效救助、小额救助向大额救助转变。

打好促就业“组合拳”


家政服务人员技能培训  

  “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将双手环抱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一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近日,在丁家街道办事处,区总工会2020年家政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老师现场指导学员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整个培训为期10天,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家政服务基础知识、家庭清洁卫生、家庭膳食、婴幼儿看护等相关知识教学,老师讲得精彩生动,学员们听得兴致勃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救济式帮扶只能管一时,实现就业才能管长远。基于这种思想,区总工会把“输血式”帮扶与“造血式”帮扶相结合,持续聚焦重点群体,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广泛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为城镇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适龄农村居民等拟就业群体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再就业能力。

  “没有工会帮助,我不可能找到这份月薪6000多元的工作。”困难职工刘晓洁就是技能培训中的受益者之一,她今年参加了家政培训班后,很快又通过工会举办的招聘会找了一份月嫂工作。

  2016年至今,区总工会已开展了母婴护理、医疗辅助、产后康复、养老护理等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42个班次,培训学员2355人,均通过考核并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同时,还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开展“璧山区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2020年璧山区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就业。

  孩子常常被喻为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困难职工家庭来说,子女能否顺利成长成才,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命运。”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据广大职工的诉求,在寒暑假期间,利用各级基层工会网络,为建档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实践岗位,发放资助金,今年共提供25人次岗位,使用区级帮扶资金8.4836万余元。

  如今,“助学成才”活动已经成为区总工会长期开展的一项“工字号”品牌活动,成为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照亮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成才路,托起了困难职工家庭的梦想和希望。

  “联系服务职工是工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做好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既是责任,也是担当。”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新形势下,区总工会将进一步适应职工群众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要求推动工作,提供精准化、订单式、普惠性服务,努力建成职工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有效解决职工群众‘有话和谁说,有难找谁帮’的问题,让困难职工群体在更高水平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记者 尹秀秀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