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家有“餐桌监督员”
2020-12-07
来源:

□ 钱国宏

  “把碗里的饭都吃光了!那个盘子里的菜不许剩下!”这是我们家“餐桌监督员”——老爸在饭桌上履行监督员职责的一个镜头。

  老爸生于农村,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所以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老爸更是“抠”得要命,穿衣服是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饭奉行“吃饱就行,不挑荤素”。至今我仍记得4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父亲手拿小竹棍,命令我捡起掉在饭桌上的几粒饭粒儿吞咽下去的情景。结婚后我离开了父母,在县城一隅扎下了“营盘”,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过去那种勤俭节约的家风也逐渐淡忘了。

  前几天老爸从农村老家来到我家小住,看到儿媳把剩菜剩饭毫不吝惜地倒掉后,他怒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瞪眼珠子的样子,让我瞬间想起了40多年前的那个情景!老爸说:“前段时间看电视新闻,国家已经发出号召了,禁止餐桌上的浪费,难道你们没看新闻吗?像你们这样大手大脚地吃饭,一年不知道到要浪费多少粮食和蔬菜!哪一粒粮、哪一棵菜不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如果大伙都像你们这样大手大脚,那么全国要浪费多少粮食和蔬菜呀?现在咱们的日子是好过了,但啥时也不能忘了本!”

  老爸一顿雷烟火炮,当时就把我们一家四口轰懵了!老爸当场给我们立下了“餐桌规矩”:每顿饭菜不过三,定人定量,不能出现剩菜剩饭。谁浪费一粒粮食,不仅要作出深刻检讨,还要罚做一周的家务!家人外出就餐,也要遵循“上小份菜、适度点餐、吃不完打包”的节约原则。

  老爸年轻时当过生产队队长,做事雷厉风行。此后,家里的一日三餐他亲自过问,本着简单、营养的原则,缩减“杯盘罗列”,他甚至亲自上街买菜,严禁儿媳在菜市场上“见啥买啥,没有计划”!每到饭时,老爸必把守电饭煲,家里人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允许碗内有剩饭。一家四口都吃完了,他才把“残羹冷炙”折到自己的碗里,拌饭吃。

  在老爸的监督下,家里每顿饭都是一次“光盘行动”。一周时间左右,家里“餐风”大变,“节约、定量、光盘”成为全家人的自觉行为!老爸看在眼里喜在心间,还特地编了一首《远离餐桌浪费谣》:“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粥一饭来不易,插秧播谷爬五更……”让我打印出来,贴在单位的食堂里,号召单位同事开展轰轰烈烈的“餐桌光盘活动”,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