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杠街道沙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沙坡村为何获此殊荣?11月26日,记者走进沙坡村,探访“全国文明村镇”背后的故事。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路
干净整洁的路面、错落有致的农家院、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近年来,沙坡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建来聚人心、谋出路、促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该村立足区域优势,提出了“生态立村、绿色发展”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环境生态和人文生态。
目前,沙坡村森林面积2425亩、耕地2600亩,以发展雷竹、草皮、花木、蔬菜等优势产业为主,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增收致富。
“没想到我也能成为致富带头人。”该村村民廖鸿旗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村里开展的技术培训,学到了不少养殖知识,让自己尝到了种植养殖带来的“甜头”。
沙坡村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采取“一帮多”的形式,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并协调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和维护农村电商平台、全力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
2019年,该村人均收入达21816元。
此外,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该村聘请了5名保洁员,对村道、村民居住周边、河道等地开展长效保洁,改善全村卫生环境。同时,利用栽种“雷竹+美人蕉”的方式,美化了1200余米最美乡村路,扮亮乡村“新容颜”。
宣传建设聚人心 激发精神新风貌
村民富了,村子美了。在沙坡村,变化的不只是村容村貌和村民的“腰包”,大家的精神风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村里成立了一支由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组成的宣讲小分队,围绕‘扫黄打非’‘垃圾分类’‘健康卫生’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沙坡村书记廖肇扬说道。同时,村里还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邻里和谐等院坝会和“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等活动,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为完善文化阵地管理,沙坡村设置了农家书屋,并购置图书2000余册,电脑5台,方便村民在劳作之余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在重大节假日和农闲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该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得到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文化事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形成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记者 杨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