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的瓷砖地板、白色花纹的墙体,洗发水、沐浴露、牙刷牙膏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这是来凤街道新七村5组村民王淑金家的厕所,在这3平方米的厕所里,她正在冲洗地面和墙体,不到几分钟,这一小小的空间就变得更干净明亮。“现在的厕所既明亮又卫生,还安上了热水器和淋浴,比以前方便多了,我们一家人都说好。”王淑金说。
在新七村,以前又脏又臭的卫生旱厕在逐渐消失,村里将户厕改造工作与农村CD级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生活污水治理等相结合,新建住房与卫生厕所建设实行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为了帮助像王淑金一样的村民更好地改造厕所,来凤街道还安排专人,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对不合要求的立行立改,保证符合卫生厕所标准。
据来凤街道新七村村委会主任龙小利介绍,新建或改造的农村卫生厕所的标准是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墙砖不低于1米,通水通电,且便槽水箱吊顶样样齐全,待验收合格后,给予农户800—1800元不等的补助。
来凤街道新七村的农厕改造只是我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的一个缩影。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今年以来,我区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作为15件重点民生实事的一项之一,通过抓进度、保质量,目前已提前完成全年1249户的建设任务,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建一厕、洁一户、美一村”的乡村美丽新生活愿景。
“我区积极整合资源,结合脱贫攻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将农村卫生改厕项目同全区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和非四类重点对象的CD级危房改造一并实施。其中,C级危房对厕屋进行卫生改造,D级危房对厕屋和化粪池同时进行改造。”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起,我区累计从全区重大民生专项资金中投入1800余万元,完成户厕改造1.5万余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累计完成农村公厕改造57座。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还将持续开展“规范用厕、文明如厕”主题宣传,让农户进一步掌握卫生厕所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用得好、用得久”。同时,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效衔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记者 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