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妙手雕瓷添“锦绣”
2020-09-14
来源:

一把铁锤、数把刻刀,在瓷盘的撞击和游走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走兽、山水田园画便跃然眼前,这就是瓷刻。肉眼看上去像是画笔描绘,仔细观察、用手触摸,才发现原来是丝丝不经意的纹路勾勒出的精美图案。

  漫长岁月里的不懈追求

  瓷刻是一门将书法、绘画、篆刻等融为一体的绝妙技艺,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把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经过再创作展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古色古香的秀湖水街非遗小镇,有一位目前璧山唯一的瓷刻艺人——郑胜利。他自小就对亲戚家的花瓷盘情有独钟,并拜师学艺,从此后,瓷刻就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

  只要见过郑胜利的瓷刻作品,你一定会被其深深折服。他的瓷刻技艺,不仅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国画的皴擦构染、花鸟鱼虫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技术精湛,精美绝伦。

  “瓷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来激发推动。”郑胜利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知道刻坏了多少张瓷盘,就是刻不出满意的作品。终于在第三年,他用一周的时间刻画出了第一件满意的作品,当时内心的喜悦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凭着对瓷刻的痴迷,郑胜利一直坚持走到了今天。如今,郑胜利已完成了30多个精美作品。

  方寸间的瓷上“锦绣”

  “瓷刻是将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思维融为一体,创造了经久不灭的美。”郑胜利拿出他刻好的老虎系列作品,记者看到,因为刻刀走势造就的光影明暗,瓷盘上老虎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毛发显得活灵活现。

  “瓷刻的基本步骤是先在瓷盘或者花瓶上绘图,再把描绘的图案根据需要用不同的钢刀刻出来,最后再用颜料上色。”郑胜利介绍道,听上去简单的“三部曲”,却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手工技艺的沉淀。瓷器一般选择以单色釉为主的景德镇骨瓷或强化瓷,这种瓷器硬度比较高,不容易破裂,这也是他多年刻瓷总结的经验。

  瓷刻需要高超的技艺,但更需要一颗纯粹的匠心。

  “目前沉得下心来学这门手艺的人少之又少。“郑胜利感慨道,做瓷刻必须要专注,一不留神就可能导致“崩瓷”,整个作品出现一点点的线条不流畅或者小瑕疵,所有付出都白费了,唯有热爱,才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

  “瓷刻是传统技艺里不可多得的绝技,也是让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手段。”郑胜利希望有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记者 李勤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