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做好人才工作,是赢得竞争主动、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今年以来,我区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任务,紧扣“儒雅璧山·田园都市”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闭环”体系,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的引才聚才效应不断凸显,“重庆西扩”的人才汇聚热潮正在形成。
营造“近悦远来”生态
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
6月6日,我区举办了“百万英才兴重庆”——重庆市璧山区2020年上半年人才引进活动,共吸引了500余名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博士、硕士前来参加。在此次引才活动中,我区为紧缺人才提供了249个岗位。其中,区属事业单位“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博士岗位20个,区属事业单位聘用制岗位16个,国有企业岗位98个,区内重点规上企业岗位115个。
这只是我区着力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区以“近悦远来”为目标,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积极落实“百万英才兴重庆”引才活动,着眼“高精尖缺”导向,先后通过赴重庆大学开展专场宣介会、博士“绿色通道”等方式,引进10名博士研究生和1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不断增加人才储备厚度,提高引才质量。
同时,我区还积极申报推荐2020年“重庆英才计划”,成功举办第三届“企业创新型人才”遴选活动,确定35名“企业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前移引才关口,接续开展高校研究生来璧顶岗锻炼和暑期实习活动,优选23所大学72名高层次人才来璧实习实践。
走访调研比亚迪、龙润等10余家企业,梳理形成人才引进、人才服务、发展生态等10余类问题,并采取季度对账方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做好73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奖励政策兑现,申请奖励补助资金86.7万元。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区内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68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集聚中高级职称人才656人。
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
做好人才“后半篇”文章
“璧山最吸引我们的,是为科创初创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我们相信,在璧山浓厚的创新生态、爱才惜才氛围下,团队一定能够突破技术壁垒,带动生成一群光电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说起璧山,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我区瞄准人才引进“后半篇”文章,让众多人才心无旁骛创新创业创造。建立“一对一”联系,各级党委联系服务人才1000余名,其中区委直接联系服务专家100余名,密切思想联系,用心营造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开展“面对面”交谈,举办青年人才沙龙20余次,常态化走访引进人才,通过一次性帮扶、重大节日慰问等方式,加强关心关爱力度。提供“心贴心”服务,制发“人才绿卡”,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人才专员精准对接,协调解决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困难。配套人才公寓600余套,切实让来璧山的人才居有所安。
如今,一大批引进或培养起来的人才,如同一剂剂催化剂,不断为璧山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变化。伴随着更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璧山正一砖一瓦地构筑起人才高地,点燃智力引擎,必将推动璧山列车平稳快速地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记者 曾清龙)